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产值破亿,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双赢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色能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众多新能源项目中,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成为了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典范。该项目自并网发电以来,不仅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更实现了年产值破亿,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占地约2000亩。该项目以光伏发电为基础,结合水下养鱼,实现了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有机结合。项目采用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在水下养殖区养殖鱼类,形成了一种“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生态循环模式。
项目并网发电后,光伏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通过输电线路送至电网。据统计,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水下养鱼方面,项目充分利用了光伏板下的水体空间,养殖了鲈鱼、草鱼、鲤鱼等多种鱼类。通过科学养殖和精细管理,实现了水下养鱼的高产高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技术创新: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有机结合。
3. 人才培养:项目吸引了众多专业人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社会效益:项目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产值,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总之,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和生态农业的投入,推动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滕州“扶贫林”碳汇交易收益反哺贫困户,首期分红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 • 枣庄经开区荣膺“中国十佳外商投资价值园区”,外资企业增长4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抢救“运河号子”:台儿庄百年劳动韵律永久存档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促进经济发展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孵化千名“煎饼西施”,助力创业月收入轻松过万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手工艺品远销海外,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老旧小区充电桩全覆盖:新能源车位增量3000个,安装补贴高达30%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书香浸润居民生活
- • 枣庄辣子鸡烹饪大赛激情上演,百名大厨共展“火辣匠心”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推广:商户优先聘用脱贫户,年提供岗位2000个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夏商科技史诗即将呈现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滕州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职业院校携手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角逐“辣王”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展盛大启幕,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盛大启用,年吞吐量跃居鲁南第一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文化惠民暖人心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来袭,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传承古礼之美
- • 枣庄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引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市发布“教育强市18条”,未来三年新增学位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百企联百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枣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恒瑞医药等10家药企签订研发中心协议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山亭区创新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
- • 枣庄港新航线启航,直航越南海防港,年吞吐量有望突破50万标箱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高地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薛城精密齿轮: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市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