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枣庄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标志着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正式成立。此次签约活动旨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为枣庄市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这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由枣庄市农业部门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和农民合作社共同组建。团队成员涵盖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签约仪式上,枣庄市相关领导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枣庄市作为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此次“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的成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枣庄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据悉,这5000亩闲置农田主要分布在枣庄市的多个县(市、区),涉及耕地、林地、园地等多种类型。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的共同努力,这些闲置农田将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团队将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团队成员将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并采用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其次,团队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针对枣庄市的资源禀赋,团队将重点发展果品、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此外,团队还将关注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同时,团队还将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签约仪式上,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他们表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的成立,标志着枣庄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这支团队的共同努力,枣庄市的农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农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年产值突破15亿,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
- • 台儿庄国际运河诗歌节盛大开幕,30国诗人共绘水城诗意画卷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智能制造产业园助力工业机器人项目蓬勃发展,集聚20个重点项目
- • 国际工匠联盟授予滕州“世界榫卯文化之都”称号:传承与创新榫卯艺术的国际舞台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获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美好时光!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薛城双语实验学校荣获剑桥国际认证,正式开启A-Level课程新篇章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山亭地瓜宴:地瓜粉皮、拔丝地瓜荣登“乡土味道TOP10”美食榜单
- • 薛城区推进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每年200名教师跨校交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滕州羊肉汤大赛开锅,200家老店角逐“金勺奖”,传承美味佳肴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精准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
- • 墨子湖科创城签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精密机床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兽药产业新高峰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助力我国化工产业升级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滕州扶贫大棚助力5000贫困户脱贫致富,租金务工双收益喜人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滕州“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枣庄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首批32家跨境电商企业签约入驻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携手助力“百企联百村”行动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5G+AI教学场景引领教育新风尚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运河支队后人捐赠战时家书,助力地方红色档案建设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感受田园风情与文化魅力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