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纷纷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近日,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成为全国生态修复领域的佼佼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新的典范。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占地面积约3000亩。该公园原是一片荒废的河滩地,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严重。为改善这一状况,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启动了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关闭了周边的污染企业,确保水质得到改善。其次,对河滩地进行植被恢复,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此外,还建设了观景平台、休闲步道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经过多年的努力,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这里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亲子游玩的好去处。公园内还开展了丰富的生态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评选,旨在表彰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工程项目。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之所以能够荣获此称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科学规划。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工程,从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生态、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确保了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技术创新。在修复过程中,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如生物修复、生态恢复等,提高了修复效果。
三是公众参与。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注重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是持续发展。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了工程的长久效益。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不仅是对枣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国生态修复工作的激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多子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变花海,乡村旅游年赚800万,美丽蝶变背后的故事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表彰: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千亩花海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市中区创新教育模式,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正式发布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孵化本土品牌30个,GMV突破10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启用,鲁南物流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落地,5G+无人机全程智能化管理引领农业新潮流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成功入驻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人心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热卖,传统工艺年销20万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匡衡故里盛大启幕“凿壁借光”文化节,百校共建青少年研学基地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展现新活力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再创十年最佳佳绩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光伏收益助力教育扶贫:资助800名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 • 山亭“飞地经济”模式引热议,20家苏南企业落户共建产业园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国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惊艳亮相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掀起夏日消费热潮!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