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2025年6月17日凌晨三点,枣庄市市中区青檀路的"老周烧饼铺"已飘出麦香。68岁的周传福师傅正在揉制当天第三批面团,这些用微山湖小麦粉制成的面团需要经过"三揉三醒"的特殊工艺。"面要醒足时辰,炉要烧枣木炭",周师傅边说边将面剂子擀成圆饼,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土炉里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82年他父亲在国营食堂烤烧饼的场景,如今这个蜂窝煤炉已被环保电炉替代,但炉温依旧保持在280度的祖传标准。
清晨六点,第一炉烧饼带着焦香出炉。周师傅的儿子周伟正在给烧饼刷第二遍芝麻酱,这是让烧饼形成"千层酥"的关键步骤。"现在每天要烤600多个,最远的订单发到上海",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系统说。排队的老顾客李建军熟练地将刚出炉的烧饼对折,露出里面蜂窝状的层次:"我父亲当年在煤矿下井,就靠这烧饼补充体力"。
在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烧饼制作的全息投影。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张敏翻开泛黄的《峄县饮食志》,指着民国时期的记载:"当时峄县城有烧饼铺47家,矿工们用烧饼就羊肉汤,称为'鲁南双绝'"。最新统计显示,全市现有传统烧饼作坊213家,年产值超1.8亿元。今年实施的《枣庄传统面食标准》,首次对芝麻酱配比、烤制时长等作出规范。
上午十点,台儿庄古城内的"烧饼研学工坊"迎来游客体验团。孩子们在师傅指导下,用仿古陶炉烤制迷你烧饼。工坊陈列区展出的三十多件工具中,最珍贵的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汉代烤炉,证明当地面食烘烤技艺已有两千年历史。食品研发室里,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型保鲜包装,"既保留刚出炉的酥脆,又能让外地顾客品尝到原味"。
傍晚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前,"非遗烧饼"餐车前排起长队。第四代传承人周小艺创新的"烧饼三味"套餐备受青睐:原味、麻辣和红糖三种口味用环保纸盒分装。不远处的文创店里,"会说话的烧饼"智能玩偶正用方言讲述烧饼故事,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从煤矿工人的"能量块"到城市的文化使者,枣庄烧饼正用传承千年的炉火,烘烤着属于新时代的鲁南味道。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成为新一代美容饮品!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覆盖率100%引领教育新风尚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地标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
- • 滕州羊肉汤大赛开锅,200家老店角逐“金勺奖”,传承美味佳肴
- •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枣庄市首座“民艺博物馆”盛大开馆,3000件农耕时代老物件展映千年民俗风情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展现经济活力新态势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台儿庄扶贫公益直播创纪录:单场带货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老街巷文化探秘之旅:枣庄旧时光的味蕾记忆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带徒直播带货传承匠心
- • 峄城区古邵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感受田园劳作乐趣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将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养未来工匠人才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市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15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手造”扶贫车间投产:藤编、草编产品远销欧美,月薪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渔鼓老艺人抖音直播,渔鼓声声唤起非遗传承新篇章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仪式圆满举行:手工艺品制作岗位助力200人稳定就业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来袭,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项目签约,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新能源发展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台儿庄古城携手“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温暖教育扶贫之路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