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创新“马铃薯银行”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滕州市以农业现代化为引领,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形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科研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百亿,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此过程中,滕州首创“马铃薯银行”这一创新模式,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滕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多措并举,推动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等多个环节。其中,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达100万吨,加工企业达到100多家,形成了以鲜薯、淀粉、粉条、休闲食品等为主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19年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20%。
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滕州市政府创新性地推出了“马铃薯银行”这一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将农民手中的马铃薯作为抵押,为农民提供贷款、收购、仓储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资金、仓储、销售等难题。
“马铃薯银行”的成立,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民可以将手中的马铃薯存入“马铃薯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可以以马铃薯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此外,银行还为农民提供仓储、销售等服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以前种马铃薯,卖掉后就没有收入了。现在有了‘马铃薯银行’,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不用担心储存和销售。”滕州市某村村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马铃薯银行”的推出,不仅降低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风险,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统计,2019年,滕州市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1.2万元,同比增长20%。
在滕州马铃薯产业链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今,滕州马铃薯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此外,滕州还积极推动马铃薯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滕州马铃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农民的辛勤耕耘。而“马铃薯银行”这一创新模式的推出,更是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未来,滕州将继续发挥马铃薯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处理秸秆5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与汉代文明对话》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贫困老人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新篇章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同步亮相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枣庄市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名校携手,开启师生互访新篇章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实现新突破: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蟠龙河生态扶贫示范区盛大开园,莲藕种植与乡村旅游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展现社会治理新成果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山亭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圆满落幕: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枣庄市启动“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篝火晚会,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空之旅!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住船屋、捕湖鱼、听渔民号子,感受水乡风情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惊艳亮相
- • 枣庄市全面升级“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融入非遗传承课程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薛城临山书苑盛大启幕“典籍里的中国”特展,VR技术重现四库全书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焕新升级,远程医疗助力基层医疗全覆盖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体验古法晒枣技艺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十万学子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效显著: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山亭区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助力贫困户增收,林地年收益翻倍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助力繁华再起
- • 滕州市美术馆“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盛大开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滕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辣椒酱品牌进军东北亚,收购韩国工厂,辣味经济撬动韩国市场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枣庄“巾帼扶贫工坊”:点亮9000名留守妇女脱贫之路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光明手术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亮相薛城,引领5G+AI教学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