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寻求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在山东省台儿庄区,一种名为“联村共建”的模式应运而生,为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是指以强村带弱村、以富村帮穷村为原则,通过资源整合、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等方式,实现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村庄发展中的地域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台儿庄区,共有10个薄弱村集体通过“联村共建”模式实现了增收百万。以下是这些村庄的成功案例:
1. 李庄与王庄联建农业合作社:李庄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王庄则擅长种植技术。两村联合成立农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了土地和技术的优势互补。如今,合作社年收入已达百万元。
2. 赵庄与钱庄共建乡村旅游项目:赵庄地理位置优越,而钱庄则擅长乡村旅游开发。两村共同投资建设了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年增收超过百万。
3. 孙庄与周庄合作发展养殖业:孙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周庄则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两村合作发展养殖业,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4. 吴庄与郑庄共建农产品加工厂:吴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郑庄则拥有先进的加工技术。两村合作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年增收百万。
5. 徐庄与朱庄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徐庄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朱庄则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两村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6. 赵庄与钱庄共建电商产业园:赵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钱庄则拥有先进的电商运营经验。两村共建电商产业园,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年增收百万。
7. 孙庄与周庄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孙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周庄则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开发经验。两村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8. 吴庄与郑庄共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吴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郑庄则拥有先进的批发市场运营经验。两村共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年增收百万。
9. 徐庄与朱庄合作发展特色小镇:徐庄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朱庄则拥有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两村合作发展特色小镇,实现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年增收百万。
10. 赵庄与钱庄共建光伏发电项目:赵庄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钱庄则拥有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两村共建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开发,年增收百万。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的成功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 • 峄城乡村智慧广播站全覆盖,方言播报助力政策深入人心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枣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滕州菜煎饼荣登“山东老字号”榜单,海外首家门店洛杉矶盛大开业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发展,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古城元宇宙体验馆开建,腾讯、字节跳动联合注资,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新纪元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市中区老旧工业区改造焕新颜,科创综合体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学,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枣庄立法保护历史名人遗迹:破坏遗址最高罚百万引热议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果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仙子选拔赛盛大启动,文旅IP赋能生态游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踏上中欧班列,跨境冷链专线助力莫斯科市场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攻克北方茶树越冬技术难题,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薛城启用智慧停车系统: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枣庄市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扫码轻松办理百项事务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盛大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带来希望之光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开席,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枣庄“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助力800户脱贫,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一日办结”服务再升级,企业家服务中心助力外资企业高效开办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获教育部优秀案例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