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各地纷纷打造特色农业园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在众多农业园区中,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称号,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成为休闲农业领域的佼佼者。
冠世榴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占地面积达8000亩,是我国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石榴品种繁多,品质优良,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近年来,冠世榴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冠世榴园之所以能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称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冠世榴园地处峄城区南部,地处鲁南丘陵地带,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园区内石榴树成片,四季景色各异,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景,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冠世榴园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石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园区内设有石榴博物馆、石榴文化广场等景点,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石榴文化。
三是特色旅游项目。冠世榴园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如石榴采摘、农家乐、民俗表演等,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充分体验农家生活,感受田园风光。
四是完善的配套设施。冠世榴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园区内设有停车场、餐饮、住宿、购物等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五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峄城区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冠世榴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称号,是对冠世榴园过去几年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鼓励。未来,冠世榴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投入,提升品质,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的示范样板。
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冠世榴园的吸引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冠世榴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迎接更多游客的到来,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贡献力量。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书香浸润居民生活
- • 奚仲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膺国家级文化实验区,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全国首个“石榴深加工全产业链基地”在枣庄盛大落地,10家龙头企业集中签约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手工艺品远销海外,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一场文旅IP盛宴,塑造城市新名片
- • 峄城石榴花开,助学金发放助力300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引领教育新风尚
- • 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红色剧本杀”受热捧,青年沉浸学党史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魅力再引热潮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可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民生改善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瑰宝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引20国美食博主竞相打卡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新居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枣庄元宇宙美食展盛大开启:虚拟试吃辣子鸡,数字藏品秒光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古城魅力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
- • 枣庄中小学全面启动“运河文化必修课”,编纂地方特色教材助力文化传承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台儿庄运河湿地修复工程圆满完工,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30万居民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穿越历史与现代的浪漫之旅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讲述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