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日,枣庄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新政策——“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枣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备受关注,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为枣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涵盖了产业布局、项目引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
根据新政策,枣庄市将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给予奖励。具体来说,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这一奖励政策将极大地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推动枣庄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枣庄市政府表示,此次发布的招商新十条政策,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投资环境。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枣庄,为枣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枣庄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此次发布的招商新十条政策,正是枣庄市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一次重要举措。
首先,新政策将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对于这些领域的优质项目,枣庄市政府将给予重点扶持,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新政策还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枣庄市政府将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此外,新政策还将优化金融服务,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枣庄市政府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和项目的融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枣庄市政府在此次招商新十条政策中还特别强调了人才引进的重要性。政策提出,将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枣庄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相信枣庄市将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枣庄市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城市。我们相信,在枣庄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枣庄市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传承古法晒枣技艺
- • 文化盛宴开启,非遗体验馆周末免费开放,剪纸、面塑等你来学!
- • 枣庄“巾帼扶贫工坊”:点亮9000名留守妇女脱贫之路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荣膺“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国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C919大飞机见证创新成果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枣庄市发布“教育强市18条”,未来三年新增学位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峄城碳汇交易中心成立:10万亩石榴林年吸收二氧化碳20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崛起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鲁班工坊在马来西亚落户,助力中国古建筑修复技术标准国际化
- • 薛城非遗美食展惊艳高铁站,旅客扫码即可享受直邮到家服务
- • 滕州松枝鸟:五代传承,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之作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滕州市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 冯卯镇焕发新活力:“闲置小院”华丽变身,千套网红民宿惊艳亮相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喜悦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出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枣庄农民丰收节:无人机表演与非遗市集精彩纷呈,共庆丰收喜悦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绿色健康饮品迎来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薛城“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0所乡村学校硬件全面升级
- • 薛城临山书苑盛大启幕“典籍里的中国”特展,VR技术重现四库全书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启航,再现千年运河繁华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300名教师挂钩帮扶,助力贫困学生实现升学率98%的奇迹”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市中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圆满落幕,非遗IP跨界出圈引发行业热议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国际品牌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困扰,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突破10亿元大关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能达1000万袋,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山亭人家”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助力出口市场拓展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角逐“辣王”
- • “以购代捐”爱心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村蔬菜销售,年订单超50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