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薛城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富硒小麦订单农业,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悉,薛城区已签约1.2万贫困户,通过保底收购的方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年来,薛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富硒小麦产业。富硒小麦富含硒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为了推动富硒小麦产业快速发展,薛城区政府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确保农户的农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薛城区的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就是通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将农户的富硒小麦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薛城区已签约1.2万贫困户参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这些贫困户通过种植富硒小麦,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签约过程中,政府为贫困户提供了技术培训、种植指导等服务,确保贫困户能够掌握富硒小麦的种植技术。
在订单农业模式下,薛城区政府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这意味着,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贫困户的富硒小麦都能按照协议价格进行收购,确保贫困户的收入稳定。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贫困户的市场风险,让他们能够安心种植。
此外,薛城区政府还积极推动富硒小麦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深加工,将富硒小麦制成面粉、面条、饼干等食品,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户发展乡村旅游,将富硒小麦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订单农业和保底收购,薛城区贫困户的增收效果显著。许多贫困户表示,自从参与了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家里的收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同时,订单农业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薛城区富硒小麦订单农业的实践,为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薛城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富硒小麦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贫困户受益于订单农业,实现稳定增收。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薛城临山小学创新“家长学分制”,家校共育模式全省推广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绿色健康饮品迎来新篇章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石榴深加工全产业链基地”在枣庄盛大落地,10家龙头企业集中签约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惠及3.2万人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根雕奇石展引关注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双增长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长者,温暖送到家门口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台儿庄古城实验小学开启“运河文化研学课”,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传承传统文化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成焦点
- • 滕州鲁班纪念馆焕新升级,AR导览助力沉浸式体验古代工匠智慧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校园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农户增收,养殖合作社户均年入8万元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滕州红色经典电影展映月盛大启动,百部老片重温峥嵘岁月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山亭梅花山红叶音乐季盛大启幕,民谣摇滚唱响山谷,共赴音乐盛宴”
- • 台儿庄古城旅游热力升级: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全国市场30%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未来旅游新风尚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况空前,“樱桃宴”三天吸引游客30万人次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天下不再是梦!
- • 峄城阴平镇万亩富硒小麦迎来丰收,每斤溢价0.5元助力农民增收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年产能突破50万辆
- • 市中区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高山滑雪场项目签约仪式圆满成功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新居,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滕州土地托管面积突破80万亩,农户亩均增收6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5所“幸福食堂”,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暖意融融传递社会关爱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枣庄市“榴枣归乡”工程成效显著,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发展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收官,千幅作品见证山村蝶变
- • 滕州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