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的文化素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在各地农村展开,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是由我国文化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造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流动文化大篷车为载体,将电影、图书、义诊等文化服务送到农村,让农民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现场,一辆辆色彩鲜艳的流动文化大篷车驶入村庄,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电影放映环节,一部部优秀的国产影片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从革命题材到喜剧片,从纪录片到动画片,各类影片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需求。放映过程中,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书展示区,各类图书琳琅满目,涵盖了农业科技、农村生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村民们纷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现场阅读起来。一位村民表示:“以前想看书还得跑到镇上,现在家门口就能借到这么多好书,真是太方便了。”
义诊服务区,来自各地的医疗专家为村民们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村民们有序排队,专家们耐心地为每一位村民检查身体,解答疑问。一位村民激动地说:“这次义诊活动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农村的文化素质。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也让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活动规模,让更多农村地区受益。同时,还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更多贴近农民需求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电影、图书、义诊等丰富的文化服务,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农村的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地区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光芒。
- • “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手工编织、电商客服等岗位助力2000人再就业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助力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的诞生”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滕州市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0亿元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国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扶贫车间+居家就业”模式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文化再掀高潮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同步开业,双星闪耀,共绘繁华新篇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签约,引入社会资本20亿元,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手机预约输液、换药,为卧床患者带来便捷与关怀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贫困群众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加装充电桩项目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 • 枣庄港扬帆中东,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篇章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成效显著,非营利性学校占比达85%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百所中小学打造“班墨文化角”: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重现
- • 灵活应变,精准施策——政策调整在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与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 • 薛城区试点“智慧警务”,重大案件破案率提升至98%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落户,20个创新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新潮流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育半导体材料技术专业人才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排至2026年,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困扰,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矛盾调解率高达98%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