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近日,山亭区积极开展“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活动,为该区1.2万名贫困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山亭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
山亭区位于我国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的地区。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该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尤其是老年群体,面临着诸多生活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亭区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设立了“扶贫孝善基金”,旨在帮助贫困老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此次“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活动,共涉及1.2万名贫困老人。在发放仪式上,山亭区领导亲自为贫困老人发放了救助金,并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山亭区还组织了志愿者为贫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扶贫孝善基金”的设立,为山亭区贫困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许多贫困老人表示,这笔救助金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据了解,此次发放的救助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的发放,不仅是对贫困老人的关爱,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活动中,山亭区充分发挥了扶贫济困、关爱老人的优良传统,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为了确保“扶贫孝善基金”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山亭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发放程序等。同时,山亭区还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扶贫孝善基金”的发放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此次“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许多爱心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捐物,为贫困老人提供更多帮助。同时,山亭区还积极宣传“扶贫孝善基金”的发放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
总之,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活动,为1.2万名贫困老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亭区将继续关注困难群体,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我们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即可聆听运河故事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助力旅游消费,创收1.2亿元新纪录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大开幕,樱桃宴三天狂揽游客30万人次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枣庄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数据接入量突破20亿条,开启城市智能化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滕州墨子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学者共议和平思想当代价值”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枣庄召开,共绘运河城市新蓝图——《运河城市宣言》发布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闪耀国家博物馆展览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循环发展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市中区试点“午休躺睡全覆盖”,惠及全区5万名中小学生,打造舒适学习环境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成功转型,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邂逅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至30天”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6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30国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30万居民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助力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投诉率减80%
- • “梦想教室”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告别偏远山村,融入城镇新生活
- • 市中区虚拟电厂成功接入全省电网,年调峰能力突破百万千瓦级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新变身文创街区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出口订单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食品产业新潮流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中国铁建百亿级TOD项目启动,滕州高铁新城再造产城标杆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项目落户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圆满落幕,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助力区域发展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溢价收购,农民增收显著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滕州“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中兴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井架变身文创产业园,数字艺术展览添彩历史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