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县古枣品牌振兴: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众多传统农业产业中,峄县古枣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为了进一步推动峄县古枣产业振兴,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品牌振兴计划,旨在保护百年枣树,发展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一、百年枣树保护开发
峄县古枣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这些百年枣树见证了峄县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峄县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制定保护政策:对百年枣树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禁止乱砍滥伐,确保枣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 加强科研攻关:组织科研团队对百年枣树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为枣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推广生态种植:引导枣农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枣果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二、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峄县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通过与大型企业、电商平台等合作,为枣农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1. 建立订单农业体系:与枣农签订订单合同,明确枣果收购价格、数量、时间等,确保枣农利益。
2. 提高枣果品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枣果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
3. 拓展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大型企业等渠道,拓宽销售市场,提高枣果知名度。
三、品牌建设与推广
为了提升峄县古枣品牌形象,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
1. 打造特色品牌:以“峄县古枣”为核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 参加展会: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会,展示峄县古枣的魅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3. 加强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峄县古枣的历史、文化、品质等方面的优势。
总之,峄县古枣品牌振兴计划在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品牌建设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峄县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古枣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微山湖渔民转产电商创业,678户脱贫户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
- • 薛城锂电产业园三期竣工,助力山东动力电池产能跃居全省前三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绿色收益助力脱贫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新光彩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硕果累累,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加盟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喜悦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滕州职教中心产教融合成果显著,校企合作班就业率高达99%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圆满收官,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1500亿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滕州墨子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学者共议和平思想当代价值”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薛城洛房泥塑《铁道游击队》系列热销日本,订单排至2025年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薛城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5所乡村学校软硬件双升级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名贫困群众年补助1.2万元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获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称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开启“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盛宴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中国铁建百亿级TOD项目启动,滕州高铁新城再造产城标杆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峄城阴平石泉皮影: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日均客流过千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助力1.5万人脱贫,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调解纠纷成效显著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先锋项目发展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直播电商新潮流,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佳作记录山村新颜变迁”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篇章:“十四五”规划助力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带”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乐、采摘园带动周边7村脱贫致富
- • 台儿庄古城旅游热力升级: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