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近日,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烹饪技艺——枣庄辣子鸡,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枣庄市又一文化瑰宝。为了庆祝这一盛事,一场别开生面的“辣王”争霸赛在枣庄市某大型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厨师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各自的烹饪技艺,争夺“辣王”称号。
枣庄辣子鸡,作为枣庄地方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鲜美的口感,深受广大食客喜爱。此次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的肯定,更是对枣庄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据了解,枣庄辣子鸡的烹饪技艺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讲究,选材严格,火候把握精准,使得辣子鸡色泽红亮,肉质鲜嫩,辣而不燥,回味悠长。
在“辣王”争霸赛中,百名厨师各展其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活动现场,厨师们从选材、切配、炒制到装盘,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认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评委们严格的评审下,最终评选出了“辣王”及多个奖项。
“参加这次比赛,我深感荣幸。枣庄辣子鸡作为我们枣庄的特色美食,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一位来自四川的参赛厨师表示。的确,枣庄辣子鸡的烹饪技艺传承至今,离不开一代代厨师的辛勤付出。此次“辣王”争霸赛,不仅是对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传承人的一次激励。
活动现场,观众们品尝了来自各地的辣子鸡,纷纷为枣庄辣子鸡的美味点赞。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我第一次吃到枣庄辣子鸡,味道真的很不错,辣而不燥,肉质鲜嫩,让我回味无穷。”
此次“辣王”争霸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枣庄辣子鸡的烹饪技艺,也为枣庄饮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总之,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是对枣庄饮食文化的一次肯定。而“辣王”争霸赛的举办,更是让这一传统美食焕发出新的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枣庄辣子鸡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更多人带来美味与惊喜。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百年技艺,老船工带徒续写历史华章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携手100家企业助力100个重点脱贫村迈向全面小康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脱贫户变身讲解员、后勤员,月薪3500元,开启新生活
- • 鲁南地区迎来冰雪运动新篇章: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育人传奇
- • 台儿庄与苏北五市共建运河经济带,共筑跨省产业协作新典范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闪耀央视舞台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奚仲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膺国家级文化实验区,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山亭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来袭,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率突破97%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助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滕州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创新“马铃薯银行”助力农民增收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山亭区扶贫搬迁社区荣获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绿色典范:万亩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崛起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数字复原,AI重现: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百年漕运韵律
- • “滕文公治国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发布《仁政实践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 山亭区樱桃谷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古城魅力
- • 冠世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千年古树群开启基因保护工程
- • 《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发布: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提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鲁班文化园盛大开园迎客: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必打卡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住船屋、捕湖鱼、听渔民号子,感受水乡风情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AI预警与网格员联动,帮扶响应速度提升至24小时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