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众多城市中,枣庄市凭借其创新举措和高效管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5%,位居全省首位,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一直是枣庄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枣庄市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枣庄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政府通过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养殖户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同时,枣庄市还建立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库,为养殖户提供项目申报、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其次,枣庄市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进步。枣庄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鼓励企业研发新型粪污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同时,枣庄市还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枣庄市注重产业链延伸,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升级。枣庄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机肥、生物燃料、生物饲料等产业,将畜禽粪污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益。目前,枣庄市已建成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相关产业。
在枣庄市的努力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枣庄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95%,位居全省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枣庄市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益;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进步,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枣庄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 • 枣庄职业院校携手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政府补贴助力社会和谐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时空,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场景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体验,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绿色收益助力脱贫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薛城“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0所乡村学校硬件全面升级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医保“一卡通行”全覆盖:6区市定点机构异地结算无障碍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国际纪录片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再创佳绩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共享菜园助力精准扶贫:市民租地种菜,脱贫户代管增收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类运动场馆免费预约,30万市民共享健身福利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贫困老人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热卖,老作坊年销20万罐,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峄城区“武术进校园”全覆盖,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传承古法晒枣技艺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再结硕果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借电商平台年销百万只,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营收创新高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市中区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助力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升级
-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地1.2万亩,打造绿色新地标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荷花艺术季盛大启幕,百亩荷塘绘诗意画卷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60万头,助力乡村振兴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老街巷文化探秘之旅:枣庄旧时光的味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