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永安舞龙”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项古老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起舞,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永安舞龙”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信仰,寓意着驱邪避灾、祈福安康。在市中区,舞龙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深受市民喜爱。
据悉,“永安舞龙”的舞龙队伍由数十名技艺精湛的舞龙者组成,他们身着传统的龙衣,手持龙珠,将一条百米巨龙舞动得栩栩如生。在春节期间,舞龙队伍将穿梭于市中区的街头巷尾,为市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为了庆祝“永安舞龙”入选省级非遗,市中区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场盛大的舞龙表演。活动现场,百米巨龙在舞龙者的操控下,翻腾、跳跃、盘旋,仿佛一条真正的龙在空中翱翔。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永安舞龙”之所以能够入选省级非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同时,还积极组织舞龙队伍参加各类比赛和展演,提高“永安舞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传承“永安舞龙”的过程中,市中区注重挖掘和培养新一代舞龙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掌握舞龙技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舞龙队伍中,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安舞龙”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不仅是对市中区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中区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永安舞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为市民们带来了喜庆祥和的氛围。相信在市中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安舞龙”这一传统技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山亭区扶贫搬迁社区荣获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枣庄石榴产业研究院成立:基因编辑技术助力培育抗病新品种,推动石榴产业升级
- • 枣庄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30所农村学校获名师结对帮扶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筑运河城市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乘直播快车,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纪念品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创新推出“飞地经济”政策,苏沪企业注册享双重税收优惠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企业跃上新台阶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落成,年产能再攀高峰提升40%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柳琴戏表演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经验全省推广,村民争当文明户”
- • “滕州墨子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学者共议和平思想当代价值”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200余项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再现“运河古城”风貌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达4000元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变身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奚仲主题元宇宙游戏惊艳上线,玩家沉浸式体验造车建国传奇之旅》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探索教育新路径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闪耀国际舞台
- • 枣庄职业学院荣登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20国助力文化交流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登教育部优秀案例榜单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承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60万头,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滕州马铃薯研发抗性淀粉面条,糖尿病人群专属食品上市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