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近日,枣庄市在全市范围内发布了《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枣庄市在民生诉求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根据《白皮书》显示,枣庄市在民生诉求治理工作中,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8.7%,充分展现了枣庄市在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
《白皮书》指出,枣庄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创新民生诉求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枣庄市在民生诉求治理方面的一些亮点:
一、构建多元化诉求渠道
枣庄市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诉求渠道,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线上渠道包括12345政府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线下渠道则包括政府服务大厅、社区服务中心等。此外,枣庄市还积极开展“访惠聚”活动,组织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
二、强化诉求办理机制
枣庄市建立健全了诉求办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枣庄市要求各级各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枣庄市还建立了诉求办理跟踪制度,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注重问题解决实效
枣庄市在处理群众诉求时,注重问题解决实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枣庄市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枣庄市还建立了问题整改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四、强化考核评价体系
枣庄市建立了民生诉求治理考核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对各级各部门在民生诉求治理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民生诉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白皮书》显示,枣庄市在民生诉求治理工作中,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8.7%,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枣庄市在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未来,枣庄市将继续深化民生诉求治理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民生环境。
总之,枣庄市发布的《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在新的征程上,枣庄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圆满完成:票价直降40%,村村通新能源巴士
- • 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增长28%,GDP比重首超40%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轻松实现无缝衔接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盛景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展现新活力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落幕,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工程启动,财政补贴助力2.1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丰富文化遗产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滕州辣子鸡美食节盛大开幕:百家老店争霸,凭地图集章换限量礼品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工坊盛大开园,游客沉浸古法卤制技艺体验之旅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再结硕果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15万,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枣庄“消费扶贫月”活动成果斐然,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销农特产品200款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 枣庄中心城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学位1500个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社工、协管员等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石榴深加工技术助力中亚市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种植基地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达4000元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地1.2万亩,打造绿色新地标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邳庄镇稻田画:农旅融合新亮点,增收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