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公布,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成功入选全省标杆项目。这一喜讯不仅彰显了南四湖流域治理工作的显著成效,也体现了山东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南四湖流域的水质一度恶化,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改善这一状况,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巨资开展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
据了解,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污染源治理。针对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加大对非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确保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实施湿地恢复、植被重建、水源涵养等措施,提高南四湖流域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此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鼓励周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流域内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加强预警预报,提高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的能力。
四是加大科技支撑。依托科研院所,开展水质改善技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近年来,南四湖流域水质逐年提升,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水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这一成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为全省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入选全省标杆项目,是对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肯定。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以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为示范,推动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首先,山东省将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在水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果。
总之,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的成功入选全省标杆项目,标志着山东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东省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携手山东文旅集团,打造“美食+研学”特色旅游线路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项目签约,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新能源发展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全覆盖:脱贫人口大病救治率100%,助力健康扶贫攻坚战
- • 枣庄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台儿庄夜游运河项目火爆,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再现水乡魅力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订单遍布全球30国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殊荣,888道菜品刷新纪录,展现中华美食魅力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枣庄新城中央商务区盛大开建:引领城市经济新篇章
-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地1.2万亩,打造绿色新地标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溢价收购,农民增收显著
- • 枣庄“巾帼扶贫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就业,1.5万人实现家门口致富梦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直播带货,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年流转土地超3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山亭区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助力贫困户增收,林地年收益翻倍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成长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台儿庄京杭智慧物流港盛大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集成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新变身文创街区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翼云湖零碳旅游区盛大启动:绿色出行,共享清洁能源新篇章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工程启动,财政补贴助力2.1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美食界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奚仲主题元宇宙游戏震撼上线,玩家沉浸式体验造车建国传奇》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打造60万册藏书文化盛宴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C919大飞机见证创新成果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人心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
- • 校园安全升级:“数字哨兵”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全覆盖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重磅来袭: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