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通信和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日,山东山亭区10个偏远村庄成功接入5G网络,并实现了远程医疗覆盖,为留守老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山亭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此次10个偏远村庄的5G网络覆盖,正是山亭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5G网络的覆盖,让山亭区的留守老人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与家人、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享受便捷的通信服务。同时,5G网络的高速度、低时延特性,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远程医疗是此次山亭区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5G网络,医生可以实时为留守老人进行诊断、治疗,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留守老人来说,远程医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山亭区10个偏远村庄的远程医疗覆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医生们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留守老人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服务。此外,山亭区还定期组织医生下乡,为留守老人提供面对面诊疗服务,确保他们享受到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远程医疗的推广,不仅让留守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也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一位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留守老人表示:“以前,我们这些老人看病很不方便,现在有了远程医疗,我们可以在家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山亭区10个偏远村庄的5G网络覆盖和远程医疗覆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基层的生动体现。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山亭区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完善5G网络和远程医疗服务,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山亭区还将积极探索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山亭区10个偏远村庄的5G网络覆盖和远程医疗覆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基层的成功实践。这一举措为留守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有更多偏远地区实现信息化覆盖,让科技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新增长极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5G+AI教学场景引领教育新风尚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产品物流新篇章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鲁南高山茶研究院突破防冻技术难关,北方茶园产量翻倍,成功进军欧盟市场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寻味城市记忆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全域供能新潮流
- • 薛城邹坞长面:千米面条悬挂晾晒,成白事必备,震撼游客眼球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重获光明”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提供1000个新机遇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文化魅力焕然一新
- • 薛城区试点“智慧警务”,重大案件破案率提升至98%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学者共话兼爱精神
- • 枣庄市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覆盖率100%引领教育新风尚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全方位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类运动场馆免费预约,30万市民共享健身福利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5亿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周末逃离城市,尽享篝火晚会与天文观测之旅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