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屡创佳绩,其中,枣庄张汪板鸭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成功打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成为国内食品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年创汇超过500万美元,为我国食品出口树立了典范。
枣庄张汪板鸭,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选用优质鸭肉,经过精心腌制、晾晒、烤制等工艺,制作出风味独特的板鸭。张汪板鸭色泽红润、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枣庄张汪板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枣庄张汪板鸭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在充分了解欧盟市场的需求和标准后,张汪板鸭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成功获得了欧盟市场的准入资格。如今,张汪板鸭已远销欧洲各国,成为当地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据了解,枣庄张汪板鸭在欧盟市场的年创汇已超过500万美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张汪板鸭在出口过程中,严格按照欧盟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确保每一只板鸭都能达到国际一流品质。
在张汪板鸭成功进军欧盟市场的同时,枣庄市也积极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枣庄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枣庄食品企业开始走向世界,为我国食品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张汪板鸭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同时,张汪板鸭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食品展销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望未来,张汪板鸭将继续秉承“品质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企业还将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实现我国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张汪板鸭成功进军欧盟市场,不仅为企业自身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食品出口树立了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具有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的我国食品,将走进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家中,为我国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盛大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况空前,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
- • 枣庄辣子鸡年销量突破500万只,荣登省级非遗美食名录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枣庄百年中兴煤矿遗址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薛城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5所乡村学校软硬件双升级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峄城区石榴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携手共建AI算力中心,共绘智慧未来蓝图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孵化千名“煎饼西施”,助力创业月收入轻松过万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60万头,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守护,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枣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30万亩新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世界纪录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训模式,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扶贫果园”认养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领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承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我市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产业振兴
- • 峄城区石榴主题油画展盛大开展,本土画家展现榴乡风情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枣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滕州土地托管创新模式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
- • 峄城冠世榴园景区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称号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生物医药瞪羚企业齐聚枣庄,年内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2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美德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