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共富工坊,为当地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据了解,枣庄市共富工坊自成立以来,已建成500个,覆盖全市各个县区。这些工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共富工坊的设立,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工坊内,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家政服务、手工制作、农产品加工等。这些岗位既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又为当地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在家门口就业,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方面,居民们可以节省通勤时间,更好地照顾家庭;另一方面,稳定的收入来源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据统计,共富工坊已惠及10万居民,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共富工坊的成功经验,得益于枣庄市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共富工坊的建设。同时,枣庄市还加大资金投入,为工坊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在共富工坊的建设过程中,枣庄市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共富工坊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就业质量。
此外,枣庄市还注重提升共富工坊的就业技能培训。为了帮助居民掌握更多就业技能,共富工坊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通过培训,居民们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为他们在工坊内更好地发挥才能提供了保障。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共富工坊的建设力度,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就业的便利。同时,枣庄市还将不断创新工坊模式,拓展就业领域,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总之,枣庄市共富工坊的建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市的共富工坊将为更多居民带来幸福生活。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型文旅服务,年人均收入翻番达3万元
- • 山亭冯卯镇乡村音乐节惊艳央视,村民自创歌曲网络爆红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日销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共绘乡村文化新篇章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提升购房体验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特展揭秘古薛国千年文明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开启沉浸式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之旅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营收创新高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攀高峰: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工厂覆盖率达60%,出口欧美市场增长35%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新篇章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困扰,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考古新发现!枣庄出土汉代墓葬群,揭秘古峄州文明
- • 滕州龙阳大庙会:穿越时空的商贸盛宴,见证明清盛景再现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打造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新标杆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成为新一代美容饮品!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直播电商新潮流,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峄城阴平社火VR实景上线,百年踩街盛况线上沉浸体验”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育半导体材料技术专业人才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全面覆盖500个行政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封顶,2025年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发展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照亮贫困村脱贫之路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年味盛宴
- • 薛城精密齿轮: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市值突破百亿大关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农耕文化魅力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峄城石榴酒生物发酵专利卖出千万,创省内最大单项技术交易纪录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峄城学子创新“石榴文创社”,大学生团队喜获千万天使投资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迈向百亿大关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峄城石榴踏上中欧班列,跨境冷链专线助力莫斯科市场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体验,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周末逃离城市,尽享篝火晚会与天文观测之旅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微山湖渔家乐深度体验:感受渔家风情,聆听非遗之美
- • 台儿庄邳庄镇稻田画成网红打卡点,农旅融合增收千万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养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