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枣庄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更是亮点纷呈。据悉,枣庄市通过精心部署和实施,成功安置了1.2万贫困人口,同时配套建设产业园区,确保搬迁群众后续增收,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地级市。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较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枣庄市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人口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搬迁过程中,枣庄市充分考虑了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安置方式。一方面,通过集中安置,将搬迁群众统一安置到新建的社区,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鼓励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地点,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安置完成后,枣庄市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关注搬迁群众的后续生活。为了确保他们能够稳定增收,枣庄市在搬迁地区配套建设了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农业方面,枣庄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大棚蔬菜、水果等。同时,鼓励搬迁群众参与农业合作社,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在工业方面,枣庄市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在服务业方面,枣庄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枣庄市还注重提升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枣庄市还加强与搬迁群众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搬迁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如今,枣庄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2万搬迁群众在新的家园过上了幸福生活,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据统计,搬迁群众的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搬迁地区,枣庄市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水平。同时,枣庄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发挥优势,创新举措,为更多贫困群众带来希望,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枣庄与长三角地区签订45个产业协作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老街巷文化探秘之旅:枣庄旧时光的味蕾记忆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滕州鲁班文化节签约20个项目,非遗IP授权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台儿庄古城旅游热力升级: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国际墨学大会发布《AI墨子》大模型,引领科技与哲学对话新潮流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年产值突破15亿,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
- • 薛城沙沟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助力10万农户用电无忧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金疙瘩”绽放光彩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现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台儿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亩均年收益突破5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莲青山漂流季盛大开启: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人气TOP1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邂逅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况空前,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争议,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文旅收入再攀高峰
- •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千年运河畔上演“社火大巡游”,传统文化与现代魅力交相辉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社区居家养老新举措:60元“三餐配送”套餐,政府补贴50%,关爱独居老人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再现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国际纪录片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幸福时光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传承抗战精神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格局
- • 《铁道传奇》:红色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实景还原铁道游击队抗日路线,带你穿越历史烽火
- • 山亭“飞地经济”模式引热议,20家苏南企业落户共建产业园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