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近日,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政务服务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次启用的新政务服务中心,以“一窗通办”为核心理念,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多个服务窗口,涵盖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新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窗通办”是指市民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多项政务服务事项。这一改革举措,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让市民少跑腿、好办事。
新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服务窗口整合。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窗口进行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窗口,让市民在同一个地方就能办理多项业务。
二是审批流程优化。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让市民办事更加便捷。
三是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
四是便民服务设施完善。在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立自助服务区、休息区等便民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新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市民王先生表示:“以前办业务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具体来说,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政务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通办”范围,让市民享受到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总之,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是我市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 • 台儿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增收3000元,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峄城阴平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引万人围观,非遗舞龙破吉尼斯纪录
- • 《铁道传奇》:红色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实景还原铁道游击队抗日路线,带你穿越历史烽火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政务办理更便捷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启,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篇章,沉浸式解谜体验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膺国家级非遗,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创新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七村联动,石榴飘香助力村民增收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爆满,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用爱心编织希望,结对帮扶3000名贫困儿童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技艺惊艳央视,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山亭藤编产品扬帆海外,助力扶贫车间月薪翻倍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开幕,共筑工匠精神传承之路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百年技艺,老船工带徒续写历史华章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实证“北方瓷都”辉煌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破万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共奔富裕路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国
- • 薛城樱花大道荣膺全国最美街道,游客量同比增长60%,魅力绽放引众人瞩目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显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全市新建充电桩3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大启幕:3000架无人机编队点亮“枣庄之夜”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探寻“石榴红了”主题游:漫步石榴酒庄,领略石榴盆景艺术之美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滕州扶贫大棚:吸纳5000贫困户,租金+务工双收益助力脱贫致富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