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近日,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枣庄市在医药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启用仪式的举行,不仅彰显了枣庄市对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该市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位于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该中心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启用仪式上,枣庄市领导表示,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建成启用,将为枣庄市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该中心还将为枣庄市医药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引进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这些成果涉及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等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
其中,一项名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科研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该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有望成为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新选择。另一项名为“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的科研成果,则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此外,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还与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例如,与某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合作研发的抗病毒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与某中药企业合作的中药现代化提取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成果转化方面,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快速、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是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明确成果转化流程和责任;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用,对于推动枣庄市医药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枣庄市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吸引更多医药企业和人才落户枣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同时,枣庄市也将继续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医药产业基地。
总之,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枣庄市医药产业迈上了新的征程。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枣庄市医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根雕奇石展引关注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韩国LG新能源配套项目成功落地,年供应电池结构件80万套,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60万册藏书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文化魅力焕然一新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面覆盖,共筑青少年成长乐园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造船业迎来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百所中小学打造“班墨文化角”: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重现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成焦点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发新生
- • 京台高速枣庄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车流量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扫码轻松办理百项事务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光伏+储能”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年省电30万度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夕阳红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大关
- • 山亭“飞地经济”模式引热议,20家苏南企业落户共建产业园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承千年石榴文化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美食魅力席卷全国》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文旅收入再攀高峰
- • 山亭区智能温室集群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果蔬全年无休生产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创纪录,年分红超2.5亿元,助力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年货运量激增65%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