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近日,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枣庄市在医药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启用仪式的举行,不仅彰显了枣庄市对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该市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位于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该中心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启用仪式上,枣庄市领导表示,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建成启用,将为枣庄市医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该中心还将为枣庄市医药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引进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这些成果涉及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等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
其中,一项名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科研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该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有望成为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新选择。另一项名为“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的科研成果,则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此外,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还与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例如,与某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合作研发的抗病毒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与某中药企业合作的中药现代化提取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成果转化方面,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快速、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是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明确成果转化流程和责任;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设立成果转化基金,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用,对于推动枣庄市医药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枣庄市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吸引更多医药企业和人才落户枣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同时,枣庄市也将继续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医药产业基地。
总之,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枣庄市医药产业迈上了新的征程。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枣庄市医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农户增收,养殖合作社户均年入8万元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成功率超95%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型文旅服务,年人均收入翻番达3万元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共绘乡村文化新篇章
- • 奚仲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膺国家级文化实验区,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仙子选拔赛盛大启动,文旅IP赋能生态游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纪录片《匠心千年》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召开,共谋文旅融合新路径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台儿庄“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产值破亿,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双赢之路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山亭梅花山红叶音乐季盛大启幕,民谣摇滚唱响山谷,共赴音乐盛宴”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落成,年产能再攀高峰提升40%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快递进村”工程成效显著:142个行政村日均派件量突破2万单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
- • 莲青山漂流季盛大开启: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人气TOP1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少年成长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筑产业新高峰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开启“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盛宴
- • 枣庄国际陆港新航线助力中欧贸易,年货运量激增65%
- •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
- •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创意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百企联百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元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山亭长红枣出口量全国第一: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20倍
- • 台儿庄运河实验小学创新思政教育,首批“红色运河思政课”教材正式发布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枣庄市全面升级“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融入非遗传承课程
- • 台儿庄运河湿地修复工程圆满完工,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