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近日,我国著名戏曲艺术——枣庄柳琴戏的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这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柳琴戏作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枣庄柳琴戏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山东枣庄为中心,流传于鲁南、苏北、皖北等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以其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内容,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王艳玲,女,山东枣庄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柳琴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柳琴戏演员。她擅长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尤其以表演旦角著称。多年来,王艳玲女士致力于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为柳琴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王艳玲女士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她表示,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传承和发扬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王艳玲女士在传承柳琴戏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整理柳琴戏的剧目、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精华。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积极培养后辈,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在她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了柳琴戏的新生力量。
为了更好地传承柳琴戏,王艳玲女士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将柳琴戏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她曾多次率团参加国内外戏曲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柳琴戏。在她的努力下,柳琴戏逐渐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
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不仅是对王艳玲女士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柳琴戏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可。在新时代背景下,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王艳玲女士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王艳玲女士等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助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助力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邀您共赴农耕文化之旅
- • 枣庄市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
- •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仪式举行:手工艺品制作岗位助力200人稳定就业
- • 台儿庄马兰屯镇新农人学院开班,助力电商人才培养,年培训2000名新农人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再现运河繁华盛景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300名孩子享受送教上门服务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助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腾飞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开启实时辩论与兼爱非攻哲学命题新时代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焕新升级,远程医疗助力基层医疗全覆盖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的完美邂逅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助力1.5万人脱贫,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
- • 山亭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借电商平台年销百万只,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冰淇淋走红小红书,成为年轻人打卡爆款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台挑战“辣度之王”
- • “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新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新政策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台儿庄古城数字艺术光影秀盛大首演,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
- • 奚仲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膺国家级文化实验区,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惊艳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
- • 滕州龙阳大庙会:穿越时空的商贸盛宴,见证明清盛景再现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 • 峄城冠世榴园景区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称号
- • “快递进村”工程成效显著:142个行政村日均派件量突破2万单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奚仲造车技艺:传承千年匠心,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流动医院下乡,健康扶贫助力偏远村2.5万人免费体检”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发展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山亭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表彰: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千亩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