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近日,位于大运河沿线的“渔家乐”集群正式开业,标志着当地渔民从传统渔业向旅游服务业的成功转型。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渔民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通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运河沿线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此次“渔家乐”集群的开业,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渔家乐”集群位于大运河畔,占地面积约100亩,由多个渔民家庭共同打造。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渔家美食,体验渔民的生活,感受大运河的韵味。集群内设有渔家民宿、渔家餐饮、渔家娱乐等多个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渔民们纷纷表示,自从转型从事旅游服务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渔民们以捕鱼为生,收入不稳定,生活艰辛。如今,通过转产旅游服务,渔民们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据了解,此次“渔家乐”集群的开业,共有20户渔民家庭参与。他们通过租赁土地、房屋等方式,将自家的渔船、渔网等渔业设施进行改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渔家民宿。此外,渔民们还精心准备了各种渔家美食,如红烧鱼、清蒸虾、炖蟹等,让游客大饱口福。
在“渔家乐”集群内,游客可以体验到渔民捕鱼、晒网、制作鱼饵等传统技艺。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渔家娱乐项目,如钓鱼、划船、观鸟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为了保障“渔家乐”集群的顺利运营,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为渔民们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助力渔民转型成功。同时,政府还加强对集群的监管,确保游客的权益得到保障。
“渔家乐”集群的开业,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集群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渔民们纷纷表示,感谢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将继续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的开业,标志着渔民成功转型,实现了增收致富。这一举措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地区渔民转型提供了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沿线将涌现出更多像“渔家乐”这样的特色旅游项目,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惊艳亮相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掀起夏日消费热潮!
- • 峄城石榴宴惊艳亮相,128道创新菜品诠释石榴豆腐的传奇魅力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薛城区“柳琴戏下乡巡演”启动,传统戏曲唱响乡村舞台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峄城阴平镇富硒食品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10家龙头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重获光明”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鲁南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枣庄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文旅收入再攀高峰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走向世界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山亭樱桃种植户乘直播东风,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山亭民宿+农场模式兴起,共享农庄引领乡村旅游新潮流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峄城“退耕还林扶贫”政策兑现补助金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制作夏商科技史诗巨作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共享碳排放配额新机遇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夕阳红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中科院微电子所枣庄分所签约仪式圆满落幕,助力孵化半导体企业15家
- • 山亭地瓜宴:地瓜粉皮与拔丝地瓜荣登“乡土味道TOP10”美食榜单
- • 峄城石榴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 • 市中区虚拟电厂成功接入全省电网,年调峰能力突破百万千瓦级
- • 市中区“名家讲堂”开讲,莫言畅谈文学与故乡情结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枣庄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结硕果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绿色健康饮品迎来新篇章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C919大飞机见证创新成果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智慧跑道与星空露营基地点亮城市绿心
- • 枣庄招商大脑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智能匹配全球5000家目标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探索教育新路径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山亭火樱桃合作社建直播基地,留守妇女变身带货达人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传承非遗魅力,年接待游客15万,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