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近日,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在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位于我国山东省临沂市,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清洁生产审核是推动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此次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是对园区在清洁生产方面所取得成果的充分肯定。以下是园区在清洁生产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一、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清洁生产制度体系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清洁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园区成立了清洁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园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投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园区还设立了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项目。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清洁生产管理水平
园区注重清洁生产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和技能。此外,园区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理念。
四、强化监管,确保清洁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园区建立健全了清洁生产监管体系,对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对未按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园区将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清洁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对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园区将继续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为我国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园区将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制度体系,确保清洁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园区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园区还将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水平。
此外,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理念,推动园区乃至我国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总之,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是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相信在园区的努力下,我国化工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市中区创新教育模式,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正式发布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枣庄教育“十四五”规划: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展望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共绘锂电产业新蓝图
- • 薛城陶庄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效显著,河水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枣庄市人民医院荣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助力区域医疗发展新篇章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薛城职工书屋示范点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打造企业文化新阵地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峄城古枣品牌振兴计划:百年枣林订单农业,亩均收益提高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滕州“扶贫林”碳汇交易收益反哺贫困户,首期分红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中欧班列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达2000吨,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
- • 流动医院下乡助力健康扶贫,为偏远村2.5万人提供免费体检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300家企业迈入数字化转型新纪元
- • 熊耳山地质公园华丽升级,5A景区再添VR溶洞探险新亮点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石榴文化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闪耀国际舞台
- • “滕文公治国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发布《仁政实践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科圣墨子》央视定档,特效还原杠杆云梯攻防战,再现古代智慧与战争奇观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快递进村”工程成效显著:142个行政村日均派件量突破2万单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