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近日,薛城区邹坞镇的文化传承活动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热潮。一场别开生面的“邹坞面塑进校园”活动,让小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在捏面塑的过程中,巧妙地塑造出了百种《论语》中的人物形象。
邹坞面塑,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技艺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邹城市,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揉、搓、捏、塑等手法,将面粉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此次“邹坞面塑进校园”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活动现场,来自邹坞镇的民间艺术家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技艺展示。他们手法娴熟,将一团团面粉在手中变换成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艺术家们的指导下,小学生们也纷纷拿起面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孔子、颜回、子路……”在艺术家们的帮助下,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捏出各种人物形象,还巧妙地将《论语》中的经典人物融入其中。他们捏出的孔子形象庄重肃穆,颜回则温文尔雅,子路则勇猛果敢。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从《论语》中走出。
活动现场,小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捏出的面塑人物形象各异,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神采飞扬。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这次活动让我对邹坞面塑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论语》中的经典人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邹坞面塑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据了解,此次“邹坞面塑进校园”活动将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如面塑技艺培训、面塑作品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和喜爱邹坞面塑,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邹坞面塑进校园,不仅让小学生们体验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更让他们在捏面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将邹坞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落地,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年培育农业经理人500名
- • 中非经贸园落户枣庄,20国采购商集中签约矿产深加工项目
- • 薛城职工文化夜市盛大开市,劳动模范分享奋斗故事,共庆劳动节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富民“金疙瘩”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周营镇“智慧大棚”投用,物联网助力高产薄皮辣椒种植
- • 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签约,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登央视,单日销量突破5万份创历史新高
- • 奚仲造车文化展亮相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实现年产值破亿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慧未来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力推“零农药种植”,有机蔬菜直供高端商超,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投诉率减80%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慧交通新篇章,连接老城区与高铁站,智能无人驾驶站点即将启用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北辛文化遗址数字化复原项目启动:AR技术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生活场景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面建成:41项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日均服务达800人次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据全国市场30%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50万头
- • 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的璀璨明珠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 • 枣庄国际陆港新航线助力中欧贸易,年货运量激增65%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收官,千幅作品见证山村蝶变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峄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石榴产业研究院,共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 • 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枣庄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乡村振兴贷”,年投放额度超20亿元助力乡村发展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浪漫时光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膺国家级非遗,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