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枣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成功评选出“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并为每个村镇颁发了一百万元的发展基金,以支持这些村镇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村镇,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此次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和传承枣庄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评选过程中,枣庄市各级文化部门深入挖掘各村镇的文化特色,重点关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村镇,分别是:
1. 台儿庄区邳庄镇
2. 峄城区峨山镇
3. 山亭区水泉镇
4. 台儿庄区泥沟镇
5. 峄城区阴平镇
6. 山亭区桑村镇
7.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
8. 峄城区北庄镇
9. 台儿庄区张山子镇
10. 山亭区北庄镇
这些村镇在评选过程中,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据悉,此次评选出的十个文化特色村镇,将分别获得一百万元的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村镇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获得发展基金的村镇,将重点用于以下方面:
1. 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古遗址等文化遗产;
2.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 培养乡村文化人才,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4.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枣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表示,此次评选活动是枣庄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整体形象,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枣庄市的文化特色村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枣庄市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浪漫时光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滕州柴胡店镇葫芦烙画村年产值破千万,电商直播助力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枣庄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幸福生活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养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60万册藏书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山东夜市狂欢!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创新高: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工厂引领发展新潮流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助力妇女创业,免费教学惠及5000名妇女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绿色照明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薛城区“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实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银发,温暖夕阳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枣庄鲁风运河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特色小吃引游客打卡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传承古礼之美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台儿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增收3000元,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枣庄医保“一卡通行”全覆盖:6区市定点机构异地结算无障碍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考古新发现!枣庄出土汉代墓葬群,揭秘古峄州文明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将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养未来工匠人才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枣庄港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助力中越贸易新篇章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枣庄不动产登记实现“智能秒批”,办理时效提速80%,便民利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