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近日,我国市中区棚改安置房项目圆满完成,标志着1.2万户居民正式告别了长达十年的过渡期,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篇章。这一喜讯不仅让居民们欢欣鼓舞,也体现了我国在改善民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坚定决心。
市中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成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市中区棚改安置房项目终于全部交付,让广大居民实现了“安居梦”。
据了解,市中区棚改安置房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可容纳1.2万户居民入住。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响应。在建设过程中,市中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程质量,确保了安置房的安全、舒适、环保。
此次棚改安置房项目的全部交付,不仅让居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还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新安置房小区内设施齐全,绿化覆盖率高,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居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交付仪式上,居民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位居民激动地说:“以前住在棚户区,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现在住进了新家,心里踏实多了,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项目的成功交付,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中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市中区还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了安置房建设、分配、入住等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此次棚改安置房项目的全部交付,不仅为市中区居民解决了住房问题,还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新安置房小区的建成,为市中区新增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展望未来,市中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市中区还将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让更多居民住上安全、舒适、环保的安置房,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总之,市中区棚改安置房项目的全部交付,标志着1.2万户居民告别了十年过渡期,开启了新生活篇章。这一喜讯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改善民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坚定决心,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民生事业将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15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约,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全国首条石榴光合色素提取线投产:打破日韩垄断,年产值超5亿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新增长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扶贫果园”认养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领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助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腾飞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枣庄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央财政助力5亿元资金推动发展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枣庄发起“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助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老人,政府补贴助力养老事业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发展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年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米兰设计周,非遗面料演绎国潮时装新风尚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加装充电桩项目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峄城区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盛大举行,千人齐诵传文脉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共筑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成功落地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助力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升级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文化新风尚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国际纪录片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