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传来喜讯,该区重点培育的“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当地红枣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显著提升,达到了10倍的增长。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的下辖县区,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山亭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红枣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是山亭区在红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以当地优质长红枣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提取胶原蛋白肽,生产出具有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胶原蛋白肽产品。
据了解,胶原蛋白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在市场上,胶原蛋白肽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而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潜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山亭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确保了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品质。同时,项目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从原料种植、加工生产到市场营销,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为山亭区红枣产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首先,项目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原本以鲜枣、干枣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山亭区红枣产业,通过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开发,实现了从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10倍。
其次,项目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胶原蛋白肽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长红枣原料,这为当地枣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项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红枣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项目还促进了山亭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开发,山亭区红枣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为山亭区红枣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山亭区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红枣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福祉。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实时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创意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创收超3000万元
- • 枣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青檀路美食夜市华丽升级,小龙虾烧烤摊营业至凌晨3点,夜生活新地标诞生!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峄城冠世榴园惊艳推出“石榴仙子”数字藏品,限量发售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时空,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场景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峄城“教育大脑”平台上线,大数据助力精准诊断学生学习短板
- • 枣庄“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签约,引入社会资本20亿元,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新增1000个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慧交通助力城市升级,连接老城区与高铁站,智能无人驾驶站点亮相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篇章,沉浸式解谜体验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生态渔业基地:万亩光伏板下的绿色奇迹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AI预警与网格员联动,帮扶响应速度提升至24小时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峄城碳汇交易中心成立:10万亩石榴林年吸收二氧化碳20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破亿元,绿色经济再创佳绩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枣庄国际陆港新航线助力中欧贸易,年货运量激增65%
- • 市中区“名家讲堂”开讲,莫言畅谈文学与故乡情结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薛城区试点“智慧警务”,重大案件破案率提升至98%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201人抵达疏勒,助力教育帮扶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引全球美食博主竞相打卡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新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