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在美丽的运河之畔,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薛城,近年来兴起了一股独特的文化热潮。这股热潮不仅让古老的洛房泥塑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这项传统技艺走进了校园,成为了小学生们学习与传承的重要课程。近日,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们亲手捏制“运河百态”,让这一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洛房泥塑,又称薛城泥塑,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洛房村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它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洛房泥塑以黄河泥为原料,通过捏、塑、刻、染等工艺,塑造出各种生动形象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运河风光、日常生活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薛城区教育局联合洛房泥塑传承人,将洛房泥塑引入校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运河百态”捏制之旅。
课堂上,传承人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洛房泥塑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随后,学生们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手尝试捏制泥塑。他们从简单的动物、人物开始,逐渐学会了如何塑造运河风光、民间故事等复杂场景。
在捏制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运河的美丽风光、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日常生活场景等融入泥塑作品中。他们捏出了形态各异的船只,仿佛能听到运河的波涛声;他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能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生动情节;他们还捏出了运河两岸的风景,仿佛能领略到运河的壮丽景色。
经过一番努力,小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运河百态”泥塑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才华,更传承了洛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薛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洛房泥塑引入校园,旨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同时,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此次“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洛房泥塑的魅力,还让他们在捏制过程中学会了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将成为洛房泥塑的传承者,将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运河之畔,洛房泥塑焕发出新的生机。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们亲手捏制“运河百态”,让这一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期待,洛房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崛起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用绿水青山换碳汇收益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山亭火樱桃出口订单激增300%,成功入驻纽约高端商超,助力中国果品走向世界舞台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
- • 枣庄立法保护历史名人遗迹:破坏遗址最高罚百万引热议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制作夏商科技史诗巨作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30%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政府补贴助力社会和谐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盛大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筑美好生活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养殖户增收,户均年增5万元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区“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货量翻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市中区创新教育模式,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正式发布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农耕文化魅力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领国风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