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获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扶贫模式不断创新,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众多扶贫模式中,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峄城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形成了具有峄城特色的“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该模式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实现了扶贫资金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盘活扶贫资源。峄城区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土地、房屋等资源,将其转化为扶贫资产,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二是创新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峄城区建立了“村集体+企业+贫困户”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在资产收益分配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峄城区对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和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防止出现腐败现象。
四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峄城区在扶贫资产收益分配过程中,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资产收益,为贫困群众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在峄城区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该模式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据统计,自实施该模式以来,峄城区贫困群众的年均收入增长了20%以上。其次,该模式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参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学会了管理、经营和创业,提高了自身素质。最后,该模式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峄城区“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的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峄城区在扶贫工作中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该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全国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未来,峄城区将继续深化“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确保扶贫成果巩固提升。同时,峄城区还将积极探索其他扶贫模式,为全国脱贫攻坚战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峄城区“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将继续创新扶贫模式,为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实景剧《夜袭临城》每周上演,红色岁月记忆重现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携手绘就历史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惊艳20国美食博主打卡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枣庄辣子鸡闪耀央视舞台,全网点击量破亿,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10个偏远村通5G网络,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莲青山漂流季盛大开启: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人气TOP1
- • “山亭手造”扶贫车间投产:藤编、草编产品远销欧美,月薪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齐聚民俗文化博览会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枣庄美食地图小程序全新上线,AI导航助你畅游500家宝藏小店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考古新发现!枣庄出土汉代墓葬群,揭秘古峄州文明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重现古韵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38%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美好时光!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枣庄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30所农村学校获名师结对帮扶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破亿元,绿色经济再创佳绩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助力我国化工产业升级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共奔富裕路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薛城樱花大道荣膺全国最美街道,游客量同比增长60%,魅力绽放引众人瞩目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召开,共谋文旅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