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膺国家级非遗,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的西岗镇,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火虎舞,近日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期间,火虎舞的巡游活动吸引了百万游客的目光,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火虎舞,又称“火龙舞”,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火龙为载体,通过舞者们的精湛技艺,展现出虎的威猛、龙的灵动,寓意着驱邪避灾、吉祥如意。火虎舞的表演形式独特,舞者们身着虎皮衣,手持火把,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将火虎舞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岗镇的火虎舞之所以能够入选国家级非遗,得益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火虎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技巧和风格,如“虎头舞”、“龙身舞”、“蛇尾舞”等,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春节期间,西岗镇的火虎舞巡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巡游队伍浩浩荡荡,火虎舞的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火把,穿梭在人群中,将喜庆的气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火虎舞的巡游路线贯穿西岗镇的主要街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在巡游过程中,火虎舞的舞者们还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让游客们大饱眼福。舞者们动作矫健,表情丰富,将火虎舞的威猛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火把在夜空中跳跃,仿佛一条条火龙在翻腾,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
此次火虎舞巡游活动,不仅展示了西岗镇丰富的民间文化,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春节期间,西岗镇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30%,旅游收入达到了5000万元。
火虎舞作为国家级非遗,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西岗镇的火虎舞传承人表示,将继续发扬火虎舞的优秀传统,让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同时,他们还计划将火虎舞与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滕州西岗镇的火虎舞荣膺国家级非遗,春节巡游活动吸引了百万游客,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魅力,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日子里,火虎舞将继续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 宁德时代携手枣庄,年产10万吨锂电隔膜项目成功落地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流动医院下乡,健康扶贫助力偏远村2.5万人免费体检”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重磅来袭: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引领行业新篇章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丰富文化遗产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带”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乐、采摘园助力周边7村脱贫致富
- • 山亭区樱桃谷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年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获“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称号,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峄城阴平镇富硒食品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10家龙头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蟠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助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突破3000万元
- • 薛城双语学校引入国际IB课程,鲁南首个K12国际化学校正式落地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助力创汇超5亿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光明手术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突破240家,物流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至18%
- •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打造“田间大学”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盛景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体验剪纸、面塑,手作纪念带回家!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180%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