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各地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众多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以石榴为主题,打造了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入选国家级案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石榴产业,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为充分发挥石榴产业优势,峄城区将石榴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打造了以石榴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一、产业升级,打造石榴产业链
峄城区以石榴产业为核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了石榴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峄城区还积极发展石榴深加工产业,将石榴汁、石榴酒、石榴籽油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丰富了石榴产业链。
二、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乡村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峄城区注重生态保护,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峄城区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如今,这里的村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成为游客向往的休闲度假胜地。
三、文化传承,弘扬石榴文化
峄城区将石榴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举办石榴文化节、石榴采摘节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石榴文化。此外,峄城区还积极挖掘石榴文化内涵,将石榴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让石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人才引进,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动乡村振兴,峄城区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了一批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峄城区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五、示范带动,辐射周边地区
峄城区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成功经验,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纷纷效仿,形成了以石榴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格局。
总之,峄城区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成功,得益于其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人才引进和示范带动等多方面的努力。这一国家级案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峄城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全国乡村振兴树立一面旗帜。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预警帮扶4000户贫困家庭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微山湖退渔还湖成效显著,生态补偿助力2000渔民转型发展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一日售罄10万支,火爆程度令人惊叹!
- • 滕州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达10亿,助力“薯业之都”腾飞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台儿庄国际运河诗歌节盛大开幕,30国诗人共绘水城诗意画卷
- • 山亭区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乐享文化惠民成果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硕果累累,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加盟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获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营收创新高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滕州马铃薯宴刷新吉尼斯纪录,888道菜品展现薯都魅力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攻坚: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攀高峰:中航锂电与宁德时代百亿项目签约,战略合作再谱新篇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传承匠心独运的民间艺术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枣庄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市美术馆“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盛大开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发布: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台儿庄运河船工非遗技艺融入职业教育,传承人带徒授艺,弘扬传统文化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一中新校区二期工程盛大开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提供1000个新机遇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中国辣子鸡产业之都”挂牌,20家预制菜企业入驻标准化园区,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盛大开幕,签约非遗文创项目20个,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据全国市场30%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滕州“墨子号”数字文创产品首发,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版权保护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一站式体验!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美好未来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现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枣庄评选“十大乡村文化品牌”,获奖村镇获百万扶持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共建绿色家园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