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长红枣合作社助力脱贫,2000户脱贫户年分红超2000元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就有这样一个以红枣产业为主的合作社——山亭长红枣合作社,它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2000户脱贫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山亭长红枣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以红枣种植、加工、销售为主,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红枣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据了解,山亭长红枣合作社共有社员2000户,其中脱贫户占比超过一半。合作社通过分红机制,让社员们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据统计,2000户脱贫户年分红超2000元,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分红落到实处,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分红政策。首先,合作社将社员分红与红枣产量、质量挂钩,鼓励社员提高红枣品质,增加收入。其次,合作社还设立了最低分红保障线,确保每户脱贫户的分红不低于2000元。
在山亭长红枣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红枣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合作社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了红枣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合作社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宽了红枣销售渠道,为社员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合作社不仅为社员提供红枣种植、加工、销售等岗位,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前来就业。据统计,合作社每年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此外,山亭长红枣合作社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帮助。合作社定期组织专家为社员讲解红枣种植、管理、销售等知识,提高社员们的技能水平。同时,合作社还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等。
在山亭长红枣合作社的助力下,当地贫困群众逐渐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如今,合作社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典范,吸引了众多贫困地区前来学习借鉴。
总之,山亭长红枣合作社通过发展红枣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0户脱贫户年分红超2000元,充分展示了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亭长红枣合作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更多贫困地区带去希望,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填补江北地区空白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全球20国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篝火晚会,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空之旅!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用绿水青山换碳汇收益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创十年最佳佳绩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全面发展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莲青山生态漂流开放:畅享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必玩!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与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滕州扶贫大棚助力5000贫困户脱贫致富,租金务工双收益喜人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筑诗意田园梦
- • 枣庄学院携手韩国高校,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本科专业新篇章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300名教师挂钩帮扶,助力贫困学生实现升学率98%的奇迹”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枣庄市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助力2.1万脱贫户,年分红超千万元
- • 冯卯镇焕发新活力:“闲置小院”华丽变身,千套网红民宿惊艳亮相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薛城蟠龙河湿地公园盛大推出沉浸式汉服游园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枣庄荣膺“全球文明对话示范城市”:历史名人成文化外交名片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育未来工匠之星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高新企业孵化器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点亮希望,助力阻断代际贫困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年产能突破50万辆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获“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称号,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80亿元,荣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山亭区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助力贫困户增收,林地年收益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