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枣庄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田间课堂”活动,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数字农业技术的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培训活动吸引了10万农民积极参与,标志着枣庄市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农业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为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字农业技术,枣庄市农业部门精心组织了这场“田间课堂”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全市各地的农民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数字农业知识。
活动现场,农业专家们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交流等方式,向农民朋友们详细讲解了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他们从土壤检测、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农业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此外,专家们还针对农民朋友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扰。
此次“田间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理论培训外,还安排了实地观摩、现场操作等环节。在观摩环节,农民朋友们参观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亲眼目睹了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操作环节,农民朋友们亲自动手,体验了智能灌溉、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先进技术。
据了解,此次“田间课堂”活动共分为10个培训班,覆盖了枣庄市所有涉农县(市、区)。为了让更多农民受益,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提高了培训效率。线上培训通过农业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农民朋友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下培训则安排在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们在实地操作中掌握数字农业技术。
“以前我们种地全靠经验,现在通过学习数字农业技术,我们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更有信心了。”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民朋友说。此次“田间课堂”活动不仅让农民朋友们学到了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新技术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枣庄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更多类似“田间课堂”活动,让更多农民掌握数字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农业技术,为枣庄市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田间课堂”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枣庄市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数字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枣庄市的农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15万,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枣庄携手中科院,共建“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峄城石榴宴惊艳亮相,128道创新菜品诠释石榴豆腐的传奇魅力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突破技术瓶颈,助力产品打入航空航天领域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
- • 流动医院下乡助力健康扶贫,为偏远村2.5万人提供免费体检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焕新颜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训模式,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传承新亮点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纪念品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成为新一代美容饮品!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枣庄召开,共绘运河城市新蓝图——《运河城市宣言》发布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共奔富裕路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订单培养千人技工人才
- • 枣庄发起“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潮流,打造直播电商新标杆,助力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传承非遗魅力,年接待游客15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我市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提升40%,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落成,年产能再攀高峰提升40%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20亿,冷链物流助力北上广深市场拓展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海尔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共育行业精英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年货运量激增65%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崛起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峄城“退耕还林扶贫”政策兑现补助金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发展
- • 薛城蟠龙河湿地公园盛大推出沉浸式汉服游园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梦想教室”助力乡村教育,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传承优良传统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筑跨省旅游新蓝图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个运动场馆免费预约,为30万市民带来健康生活新选择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共绘锂电产业新蓝图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年供优质种薯1.5亿粒,助力农业发展
- • 墨子国际科技论坛在滕州盛大开幕,20国学者共探《墨子》物理学理论现代应用
- • 枣庄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完成,硬化路覆盖率达100%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