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慢下来,去感受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非遗工坊体验日,正是这样一个让人回归传统、体验手工艺魅力的绝佳机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参与者可以亲手制作石榴主题的柳编和泥塑,带走独属自己的文创产品。
一走进非遗工坊,一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工坊内,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而此次体验日的主题——石榴主题柳编和泥塑,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我们来到了柳编区。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制作石榴主题的柳编。柳编,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柳编的制作过程,从选材、破皮、浸泡、编织到定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石榴的形态巧妙地融入柳编作品中。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榴柳编作品呈现在眼前。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泥塑区。在这里,我们将亲手制作石榴主题的泥塑。泥塑,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深受人们喜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和泥、塑形、晾干等技巧。
在制作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石榴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榴泥塑作品诞生了。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我们亲手制作的珍贵纪念品。
体验日接近尾声,大家带着自己的作品满载而归。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更是我们亲手制作的独属文创。在今后的日子里,每当看到这些作品,都会让我们想起这次难忘的非遗工坊体验日。
非遗工坊体验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让我们明白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非遗工坊体验日是一次难忘的传统文化之旅。在这里,我们亲手制作了石榴主题的柳编和泥塑,不仅收获了精美的文创产品,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名贫困群众年补助1.2万元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1.5万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8000元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开启快乐成长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石榴红了”主题游线盛大开通:探寻石榴酒庄、盆景艺术村、石榴文化馆的醉美风情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登教育部优秀案例榜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全部通路到家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日销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全面发展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铁道游击队数字藏品发售:动态NFT再现铁道传奇瞬间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率突破97%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市大力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城市振兴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台儿庄京杭智慧物流港盛大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枣庄新城中央商务区盛大开建:引领金融、总部经济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180%
- • 翼云湖环湖健身步道贯通:50公里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5所“幸福食堂”,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暖意融融传递社会关爱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薛城临山小学创新“家长学分制”,家校共育模式全省推广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启航,再现千年运河繁华
- • 枣庄携手中科院,共建“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榜单,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30万居民
- • 山亭区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助力贫困户增收,林地年收益翻倍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的璀璨明珠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新篇章
- •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0万,全域覆盖助力城市活力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再现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燃国风热潮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