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张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该镇传统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张范镇悠久历史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二月二龙抬头”祭典,是张范镇一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二举行。这一天,民间有“龙抬头,万物生”的说法,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便是在这一天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传,这一习俗源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祭典当天,张范镇的村民们会穿上节日盛装,齐聚在镇上的龙王庙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仪式包括祭拜龙王、舞龙、放鞭炮、唱戏等环节,热闹非凡。
祭典的第一项活动是祭拜龙王。村民们将龙王像请出庙宇,摆放在庙前,焚香祭拜,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舞龙队伍在鞭炮声中,围绕着龙王像翩翩起舞,寓意着龙的传人祈求国泰民安、幸福安康。
放鞭炮是祭典的又一重要环节。村民们手持鞭炮,围绕龙王像,燃放鞭炮,以示庆祝。鞭炮声声,震耳欲聋,仿佛在告诉世人,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已经拉开序幕。
唱戏是祭典的又一亮点。村民们邀请戏班前来表演,以丰富祭典活动。戏班表演的曲目多为民间传统戏曲,如《白蛇传》、《梁祝》等,深受村民喜爱。在戏班的表演中,村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然而,张范镇的村民们始终坚守着这一传统,将“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传承下去。
此次“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张范镇传统文化的肯定。这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传统习俗,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张范镇将继续弘扬传统文化,让“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这一民俗活动发扬光大。同时,也将借助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范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范镇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将走向全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联动,构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格局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邂逅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枣庄辣椒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破万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峄城石榴酒荣获国际金奖,深加工产业链助力果农增收30%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绘跨省旅游新蓝图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山亭火樱桃出口订单激增300%,成功入驻纽约高端商超,助力中国果品走向世界舞台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筑美好生活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滕州龙阳大庙会:千年古韵,万人赶集续写明清繁华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养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枣庄学院设立墨子奖学金,助力科技哲学研究生定向培养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共筑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亮相薛城,引领5G+AI教学新风尚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民族瑰宝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简化流程提升服务体验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恒瑞医药等10家药企共筑研发新篇章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发布:车票即可享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