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塌陷区变身绿色典范:万亩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山东省薛城区,一座塌陷区经过创新治理,成功转型为生态渔业基地,成为了一个绿色发展的典范。这片占地万亩的光伏板下,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产出,还孕育出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曾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然而,随着煤炭开采的加剧,地面塌陷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薛城区政府积极探索塌陷区治理的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生态渔业相结合,打造出一片绿色生态的“新天地”。
在塌陷区治理过程中,薛城区政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万亩光伏发电基地。这些光伏板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降低了土地的塌陷风险。在光伏板下,政府又引入了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将原本的荒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生态渔业基地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这里,养殖户们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基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养殖过程中,基地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将养殖废水经过处理后再用于灌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基地还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薛城区塌陷区治理的成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光伏发电与生态渔业相结合的模式下,不仅解决了塌陷区治理难题,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望未来,薛城区将继续加大生态渔业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政府还将积极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助力更多地区实现绿色转型。
总之,薛城区塌陷区治理典范的诞生,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在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的崛起,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膺齐鲁名吃,日销量千斤供不应求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七村联动,石榴飘香助力村民增收
- • 台儿庄古城旅游热力升级: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枣庄市委召开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 明确三年内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来袭,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201人抵达疏勒,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榜单,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5G+AI教学场景引领教育新风尚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荣登京杭运河十大港口之列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薛城洛房泥塑《铁道游击队》系列热销日本,订单排至2025年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枣庄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央财政助力5亿元资金推动发展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况空前,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人心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台儿庄国际运河诗歌节盛大开幕,30国诗人共绘水城诗意画卷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计划:传承百年枣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高新企业孵化器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显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