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医院下乡,健康扶贫助力偏远村2.5万人免费体检”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医疗资源匮乏,许多村民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健康扶贫政策,其中“流动医院下乡”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近日,我国某地区就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流动医院下乡”活动,为偏远村的2.5万村民提供了免费体检,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此次“流动医院下乡”活动由当地卫生部门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共同举办。活动现场,医护人员携带先进的医疗设备,深入偏远村寨,为村民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B超等,旨在全面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为村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活动现场,村民们早早地来到体检点,有序地排队等候。医护人员热情地为每位村民进行体检,并详细解答村民关于健康问题的疑问。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村民,医护人员会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并提醒他们及时就医。
“流动医院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偏远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还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意识。据了解,此次体检共发现各类健康问题1000余例,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占比较高。针对这些情况,当地卫生部门将加大健康扶贫力度,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
“流动医院下乡”活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李大爷激动地说:“以前我们看病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现在家门口就能体检,真是太方便了!”村民王女士也表示:“这次体检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后我会更加注意饮食和锻炼,争取把身体养好。”
此次“流动医院下乡”活动,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地区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视,也彰显了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让更多偏远村的村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总之,“流动医院下乡”活动为偏远村的2.5万村民提供了免费体检,有效缓解了当地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关注农村地区健康扶贫工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新发展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新能源装备小组,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助力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山亭区迎来滑雪场项目签约盛事
- • 枣庄群众文化艺术季盛大开幕,线上线下联动绽放文化惠民风采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盛大启用,年吞吐量跃居鲁南第一
- • 枣庄市创新举措,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全域供能新潮流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出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开启沉浸式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之旅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智慧城市新发展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获殊荣: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枣庄群众文化艺术季盛大开幕,线上线下联动展现文化惠民成果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峄城区石榴文化国际交流会成功举办,20国专家共话产业未来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校园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6亿元,领跑全市服务业发展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薛城双语实验学校荣获剑桥国际认证,正式开启A-Level课程新篇章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大集盛大开市,再现明清商贸盛景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荣膺“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枣庄职业院校携手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推动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传承抗战精神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千年古法焕新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申遗成功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