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房古村非遗市集:探寻藤编、土陶制作,体验传统手作魅力
位于我国某地的石板房古村,以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近日,这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市集,吸引了众多手工艺爱好者前来体验藤编、土陶制作等传统手作,感受传统手作的独特魅力。
一走进石板房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古村内的房屋大多为石板房,古朴而典雅,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非遗市集的举办,更是为这座古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市集的入口处,一群手工艺人正忙碌地展示着他们的技艺。其中,藤编和土陶制作最受游客欢迎。藤编师傅手法娴熟,将一根根藤条编织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藤编篮子、藤编椅等。这些作品既实用又美观,让人爱不释手。
一位正在体验藤编的游客表示:“我一直对手工艺制作很感兴趣,这次来到石板房古村,正好有机会亲自动手体验。看着自己亲手编织的作品,心里成就感满满。”
在另一边,土陶制作区也热闹非凡。一位土陶师傅正耐心地教导游客如何制作土陶。他先将泥土揉捏成团,再用手掌将其拍打成薄片,最后将薄片卷成所需的形状。游客们纷纷动手尝试,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都乐在其中。
“这里的土陶制作很有特色,师傅的手艺也相当精湛。”一位体验了土陶制作的游客兴奋地说,“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非遗市集上,除了藤编和土陶制作,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也成为了游客们购买纪念品的佳选。
石板房古村的非遗市集,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传统手作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更加关注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一位游客所说:“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下去。”
此次非遗市集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石板房古村带来了人气,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像石板房古村这样的地方,会举办更多类似的非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传统文化。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枣庄市发布“教育强市18条”,未来三年新增学位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滕州一中新校区盛大启用,引领鲁南基础教育新篇章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突破3000万元
- • 薛城沙沟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助力10万农户用电无忧
- • 枣庄港扬帆中东,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篇章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枣庄再创辉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喜获中央财政补助3亿元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动人心》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荣登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榜单
- • 老街巷文化探秘之旅:枣庄旧时光的味蕾记忆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年产值目标剑指500亿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民族瑰宝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培训200名脱贫户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全域覆盖助力20万灵活就业人员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冯卯镇荣登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榜单:300套闲置院落华丽变身艺术民宿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展盛况空前,全球30家500强企业齐聚一堂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滕州菜煎饼荣登“山东老字号”榜单,海外首家门店洛杉矶盛大开业
- • 枣庄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全覆盖,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重现古韵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枣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恒瑞医药等10家药企共筑研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