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近年来,枣庄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创新举措,积极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确保了1.8万人稳定脱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枣庄市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枣庄市积极探索创新,将“乡村公益岗”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实现稳定脱贫。
“乡村公益岗”是指由政府出资,为农村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工作。这些岗位不仅能够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还能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枣庄市共设立“乡村公益岗”1.8万个,涉及全市13个县(市、区)。这些岗位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贫困群众的需求和农村实际,确保了岗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乡村公益岗”的安置过程中,枣庄市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公平公正。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安置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岗位,确保岗位的实用性。
三是注重实效。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工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岗位。
四是动态管理。对“乡村公益岗”进行动态管理,根据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工作表现,适时调整岗位。
通过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枣庄市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贫困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据统计,安置在“乡村公益岗”的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以上。其次,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贫困群众在岗位上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最后,贫困群众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稳定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然,在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的过程中,枣庄市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部分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技能不足;部分岗位的待遇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培训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工作技能,同时,逐步提高岗位待遇,确保“乡村公益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枣庄市“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这一举措不仅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助力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枣庄柳琴戏走进百所校园,非遗传承人开讲戏曲公开课,传承文化瑰宝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台儿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盛大开幕,沿河城市共谋文旅合作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绽放国家大剧院舞台,童声传唱运河文化之美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称号,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达40%!
- • 运河-榴园-微山湖文旅专线开通:一票畅游三区,年客流量预计超500万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山亭区携手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50万头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携手山东文旅集团,打造“美食+研学”特色旅游线路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滕州公办幼儿园新增10所,普惠性学位扩容4000个,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滕州市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跻身全国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前列
- •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180%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首发莫斯科,跨境冷链专线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成功落地
- • 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新能源装备小组,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山东夜市狂欢!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实现新突破: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温暖教育扶贫之路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山亭10个偏远村通5G网络,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莲青山漂流季盛大开启: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人气TOP1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助力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市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滕州辣子鸡汉堡跨界联名,快餐品牌单日售罄,美食新风尚席卷全国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山亭区智能温室集群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果蔬全年无休生产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大启幕:3000架无人机编队点亮“枣庄之夜”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农户增收,养殖合作社户均年入8万元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闪耀国家博物馆展览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验收,展望未来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胖虎科技打破行业壁垒,全国首单二手奢侈品出口业务圆满完成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