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一个名为“乡贤调解室”的调解机构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高达95%,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典范。
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立于2019年,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整合辖区内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教师等乡贤人士,共同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多个领域。
“乡贤调解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调解成功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乡贤调解员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的道德素质。他们熟悉民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能够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真诚和善意化解矛盾。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能够以身作则,引导群众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和谐。
二是调解室采用“调解+普法”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调解过程,提高调解的公信力。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不仅关注矛盾本身,还注重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引导他们依法维权,从而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三是调解室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解室与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紧密协作,形成调解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调解室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调解室注重调解后的跟踪回访,确保调解成果得到巩固。调解员在调解结束后,会对当事人进行定期回访,了解调解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
在“乡贤调解室”的调解下,许多原本棘手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例如,某社区居民李某与邻居王某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在“乡贤调解室”的调解下,李某和王某最终达成和解,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峄城区将继续推广“乡贤调解室”模式,进一步发挥乡贤人士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总之,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以其独特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为构建和谐社区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该调解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国际墨学大会发布《AI墨子》大模型,引领科技与哲学对话新潮流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枣庄元宇宙美食展盛大开启:虚拟试吃辣子鸡,数字藏品秒光
- • “300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升学率奇迹般提升至98%”
- • 山亭长红枣合作社助力脱贫,2000户脱贫户年分红超2000元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
- •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美德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与萌宠投喂打造遛娃胜地
- • 山亭区智能温室集群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果蔬全年无休生产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食品产业新潮流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同步课堂新体验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产品物流新篇章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开发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拓宽就业渠道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收益分红惠及10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医保目录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70%,助力脱贫人口慢性病用药保障”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国际纪录片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匡衡勤学精神引领公益图书馆开馆,全天候免费服务社会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薛城临山书苑盛大启幕“典籍里的中国”特展,VR技术重现四库全书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高校研究院集群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峄城冠世榴园惊艳推出“石榴仙子”数字藏品,限量发售引发抢购热潮!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手工艺品远销海外,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灵活应变,精准施策——政策调整在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与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 • 枣庄市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推动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数字艺术光影秀盛大首演,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助力产业发展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枣庄国际陆港新开通中欧班列线路,年货运量实现65%的显著增长
- • 山亭10个偏远村通5G网络,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
- •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处理秸秆5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再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