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生态、健康的农业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枣庄市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已增至200个,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枣庄市“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的推广背景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以来,枣庄市农业发展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导致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枣庄市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于2017年开始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
二、枣庄市“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的具体内容
1. 生物防控:通过引进、培育和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产品,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黄板、性诱剂等。
2. 有机肥: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机肥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绿肥等。通过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 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产技能。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生物防控、有机肥施用等绿色生产技术。
三、枣庄市“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的推广成效
1. 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通过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枣庄市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有20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生物防控和有机肥的使用,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土壤环境得到改善:有机肥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壤污染风险。
4.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的增多,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稳步增长。
四、结语
枣庄市“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绿色农业发展力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圆满落幕: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邀您共赴农耕文化之旅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尽享柳琴戏魅力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获殊荣: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项目签约,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新能源发展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荷花艺术季盛大启幕,百亩荷塘绘诗意画卷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传承革命精神,品味红色记忆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未来旅游新风尚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助力产业发展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滕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育人传奇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联名《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热销断货,美食与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古城魅力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峄城搬迁户“一户一策”就业帮扶,助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约,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枣庄职业学院台儿庄校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文旅康养专业群建设新篇章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枣庄“光伏+储能”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年省电30万度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地区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新篇章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盛大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促区域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