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分类已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山亭冯卯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村民年兑换奖品更是超百万,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冯卯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乡镇。过去,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冯卯镇积极探索创新,于2019年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制。
垃圾分类积分制的实施,让村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冯卯镇,村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每投放一次,就能获得一定积分。积分可以在村里的超市兑换奖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镇共设置了300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其次,村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垃圾分类积分制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据统计,自垃圾分类积分制实施以来,冯卯镇的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5%以上。
此外,垃圾分类积分制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民们通过积分兑换奖品,每年兑换奖品总额超过百万。这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许多村民纷纷表示,垃圾分类积分制让他们在享受环保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1.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2. 完善分类设施。设置足够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方便村民投放垃圾。
3. 制定合理的积分制度。根据村民投放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给予相应积分。
4. 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实。
5. 注重积分兑换。将积分与村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总之,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国的环境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膺国家级非遗,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墨子小镇:打造“兼爱社区”,探索资源共享新型治理模式
- • 枣庄职业学院荣登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再塑“中国马铃薯之乡”辉煌形象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新篇章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墨子湖科创城签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精密机床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打造60万册藏书文化盛宴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社区居家养老新举措:60元“三餐配送”套餐,政府补贴50%,关爱独居老人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传承古法晒枣技艺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八成行政村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调解纠纷成效显著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运河支队后人捐赠战时家书,助力地方红色档案建设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免费场地与培训助力,共带动500人就业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山亭区“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货量翻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突破200余项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长红枣荣耀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助力文明乡风,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枣庄港新航路启航: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枣庄评选“十大乡村文化品牌”,获奖村镇获百万扶持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山亭区携手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滕州市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0亿元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
- • “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新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新政策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新风尚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枣庄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乡村振兴贷”,年投放额度超20亿元助力乡村发展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记忆”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林下经济助力2000户贫困户种菌菇脱贫致富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峄城碳汇交易中心成立:10万亩石榴林助力年吸收二氧化碳20万吨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引20国美食博主竞相打卡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滕州城乡融合试验区建成,30万农民变“家门口产业工人”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枣庄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300家企业迈入数字化转型新纪元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