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
近日,随着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的正式启动,这座古老的运河古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枣庄段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带建设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枣庄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大运河(枣庄段)全长约100公里,流经枣庄市城区,沿岸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此次文化带建设,旨在通过对运河古城风貌的修复和提升,再现“运河古城”的历史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
在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枣庄市将重点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程:
一、运河古城风貌修复。对运河古城内的古建筑、古街道进行修缮和保护,恢复古城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对古城内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如修复古窑址、古码头等。
二、运河文化展示。通过建设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广场等设施,展示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还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如运河文化节、运河摄影展等,让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运河文化。
三、运河生态保护。加强对运河沿岸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河道清淤、绿化、美化工程,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同时,开展运河生态旅游,让游客在欣赏运河美景的同时,感受生态环保的理念。
四、运河经济开发。充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休闲农业等,推动运河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的启动,不仅是对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枣庄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过程中,枣庄市将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确保文化带建设取得实效。
运河古城的焕新,将为枣庄市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提升城市形象。运河古城的修复和展示,将使枣庄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城市形象更加优美。
二、促进旅游业发展。运河文化带的建成,将为枣庄市带来更多的游客,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推动产业升级。运河经济开发将为枣庄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增强市民文化自信。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使枣庄市民更加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
总之,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的启动,标志着枣庄市在传承和发展运河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运河古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枣庄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新发展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填补江北地区空白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订单培养千人技工人才
- • 枣庄“黑盖猪”生态养殖基地挂牌,高端猪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6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30国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仪式举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峄城石榴产业腾飞: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占全国40%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盛宴:年分红超2.5亿元,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况空前,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国际垄断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峄城榴园镇举办“石榴剪纸大赛”,非遗技艺吸引年轻传承人
- • 枣庄数字农业试点:5G技术赋能万亩智慧农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涛沟桥大米订单农业扶贫:高价包销助力脱贫户稻米收益翻两番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火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揭秘网红饮品背后的秘密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与汉代文明对话》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多子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成为RCEP合作典范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情服务让80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美味,志愿者送餐上门暖人心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美食魅力席卷全国》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盛大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再添新篇章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山亭区迎来滑雪场项目签约盛事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体验,沉浸式解谜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面建成:41项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日均服务达800人次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全国首家“菜煎饼主题餐厅”落户北京,单店日销破万元,引领餐饮新潮流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味传承千年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薛城锂电产业园三期竣工,助力山东动力电池产能跃居全省前三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崛起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山亭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借电商平台年销百万只,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圆满收官,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1500亿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带”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乐、采摘园带动周边7村脱贫致富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记忆”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