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近日,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枣庄职业学院隆重开幕。本次大赛以“技能强国,匠心筑梦”为主题,旨在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增设了“新能源赛道”,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枣庄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积极响应,更是助力本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枣庄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枣庄市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此次大赛增设“新能源赛道”,正是枣庄市职业教育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新能源赛道”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旨在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新能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比赛项目包括新能源设备操作、新能源系统设计、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充分展现了新能源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热情洋溢,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新能源设备操作项目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太阳能光伏板安装、风力发电机调试等任务。选手们动作熟练,操作精准,充分体现了新能源设备操作的高要求。
新能源系统设计项目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的设计。选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了一套套合理、高效的新能源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新能源技术应用项目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能源设备的应用和调试。选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对新能源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设“新能源赛道”,对于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大赛为新能源企业选拔优秀人才,促进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大赛的举办有助于提升枣庄市新能源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设“新能源赛道”,是枣庄市职业教育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在未来的发展中,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照亮贫困村脱贫之路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震撼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交织周末狂欢盛宴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筑诗意田园梦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突破技术瓶颈,助力产品打入航空航天领域
- • 峄城阴平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引万人围观,非遗舞龙破吉尼斯纪录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榫卯技术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 •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中科院微电子所枣庄分所签约仪式圆满落幕,助力孵化半导体企业15家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薛城“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精准施教温暖童心
- • 市中区“儿童公益艺术展”盛大开幕,千名孩子共绘枣庄美好未来
- • 枣庄老字号评选盛大启动: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争霸,传承美食文化
- • 薛城精密齿轮: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市值突破百亿大关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大开幕,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扶贫公益直播创纪录:单场带货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台儿庄莲藕粉出口订单激增,年创汇超5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滕州智慧物流港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体验与篝火晚会,邂逅浪漫星空夜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枣庄中小学全面启动“运河文化必修课”,编纂地方特色教材助力文化传承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港吞吐量再攀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再现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传奇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计划:传承百年枣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奚仲造车技艺:传承千年匠心,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