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我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迎来了一件喜事——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峄城区为推动石榴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石榴深加工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据悉,该学院将定向培养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为峄城石榴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石榴之乡。近年来,峄城区充分发挥石榴产业优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石榴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然而,在石榴深加工领域,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峄城区政府决定成立石榴产业学院,为石榴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深加工技术人才。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位于峄城区石榴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学院设有石榴深加工技术、石榴种植与栽培、石榴产品研发等教学设施,旨在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学院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石榴专家、教授担任授课教师,确保学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石榴深加工技术。
据了解,峄城石榴产业学院将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当地石榴企业合作,定向培养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学员在完成学业后,将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石榴产业转型升级。
峄城区委书记表示:“成立石榴产业学院,是峄城区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充分发挥学院的作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深加工技术人才,为石榴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的成立,不仅为当地石榴产业提供了人才保障,还将对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石榴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是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带来的几大亮点:
1. 提升石榴深加工技术水平: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石榴深加工技术水平,推动石榴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 促进石榴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的深加工技术人才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石榴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3. 增强石榴产业竞争力:提高石榴产品品质,增强石榴产业的竞争力,使峄城石榴在国内外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4. 带动就业创业:学院毕业生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当地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峄城石榴产业学院的成立,为石榴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峄城石榴产业将在专业人才的助力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石榴产业的佼佼者。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山亭区樱桃谷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住船屋、捕湖鱼、听渔民号子,感受水乡风情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面覆盖,共筑青少年成长乐园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农业发展新篇章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老人,政府补贴助力养老事业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0%,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3D实景推介千亩产业用地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传承乡土文化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校园安全升级:“数字哨兵”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全覆盖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携手韩国高校,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本科专业新篇章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盛大举行,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文旅收入再攀高峰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产品物流新篇章
- • 枣庄教育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台儿庄古城元宇宙体验馆开建,腾讯、字节跳动联合注资,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新纪元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发展,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台儿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亩均年收益突破5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未来旅游新风尚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收官,千幅作品见证山村蝶变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枣庄市启动“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引资300亿,国际康养小镇项目签约再掀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墨子学院落户新加坡:东南亚首个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航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