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近日,我市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中荣获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市在环卫工作上的卓越成果。特别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这一数据更是彰显了我市在环保领域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卫工作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此次全省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是我市环卫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环卫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处理率达到100%。
首先,我市加大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市新建了多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填埋场等,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其次,我市强化了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我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例如,我市引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仅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还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外,我市还加强了环卫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环卫工人技能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垃圾处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了环卫工作考核机制,对环卫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全省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环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大环卫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二是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
三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提高环卫工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市在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是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新篇章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成功跻身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文化新风尚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高达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圆满完成:票价直降40%,村村通新能源巴士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胖虎科技完成全国首单二手奢侈品出口业务,开启二手奢侈品市场新篇章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薛城双语学校引入国际IB课程,鲁南首个K12国际化学校正式落地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深化:低龄老人结对帮扶,政府每月补贴300元
- •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滕州“百家羊肉汤争霸赛”开锅,百年老店秘方首度公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助力1.5万人脱贫,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均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新变身文创街区
- • 峄城石榴酒荣膺国际金奖,深加工产业链助力果农增收30%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2023枣庄经济峰会盛大揭幕,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2000亿,创历史新高!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退耕还林扶贫”政策兑现补助金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兽药产业新高峰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推广“零农药种植”,有机蔬菜直供高端商超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暖人心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年流转土地超3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筑跨省旅游新蓝图
- • 滕州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10亿助力“薯业之都”腾飞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山亭长红枣荣耀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枣庄历史名人基因图谱》出版:跨学科探索文化基因密码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年产值突破15亿,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推动绿色出行新篇章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城市绿心改造完成,智慧健身步道与水上运动中心亮相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山亭区迎来滑雪场项目签约盛事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盛大开幕,签约非遗文创项目20个,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