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近日,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正式竣工,标志着该地区30万村民将告别过去水质参差不齐、供水不稳定的历史,喝上“同源同质”的自来水,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据悉,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是峄城区政府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而实施的重点项目。该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历时两年,经过精心设计、科学施工,终于圆满完成。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峄城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同时,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的原则,确保农村供水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此次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保护、供水设施改造、水质净化处理、供水管网建设等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对原有供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农村供水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监管,确保了水质安全。
工程竣工后,峄城区农村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0万村民将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水质和供水服务,彻底解决了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
“以前,我们村的水质不好,喝起来总感觉不放心。现在好了,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喝上了‘同源同质’的自来水,心里踏实多了。”一位村民激动地说。
此外,工程还提高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通过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供水压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农村供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为了确保农村供水工程的长远发展,峄城区政府还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维护机制。一方面,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另一方面,加大对供水设施的投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此次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的竣工,不仅为峄城区30万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我国农村供水事业树立了典范。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供水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望未来,峄城区将继续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优质供水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工程运营管理模式,为全国农村供水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滕州松枝鸟:五代传承,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独运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乘直播快车,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滕州土地托管面积突破80万亩,农户亩均增收6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台儿庄京杭智慧物流港盛大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滕州辣子鸡汉堡跨界联名,快餐品牌单日售罄,美食新风尚席卷全国
- • 枣庄市“榴枣归乡”工程成效显著,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发展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台儿庄运河河灯节盛大开幕,千盏河灯共祈运河安澜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枣庄市发布“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3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乡镇全覆盖,远程问诊突破10万次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高地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守护,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动人心》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盛典盛大开幕:免税店齐聚,文创市集热闹非凡,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尽享购物盛宴!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枣庄公安“智慧警务”系统上线,破案效率提升40%,守护平安新篇章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瑰宝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生态圈落成,全国首条无人换电高速投运,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复古时光之旅
- • 峄城扶贫工坊助力残疾人就业,月均增收2000元,共筑美好未来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枣庄市启动“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获省级非遗,百名厨师同台竞技争“辣王”
- • 台儿庄运河渔鼓老艺人抖音直播,渔鼓声声唤起非遗传承新篇章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薛城区“智慧课堂”试点成效显著,中小学平板教学覆盖率达90%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开设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 • 市中区“六月六晒衣节”:老街巷重现晾晒百家布艺,传统文化复兴之路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成功落地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滕州“扶贫林”碳汇交易收益反哺贫困户,首期分红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共筑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生态圈落成,全国首条无人换电高速投运,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





